野生食物烹饪应以熟为要,不宜与酒同食
2024年05月10日 16:52
来源: 新京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5月10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食用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的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正确采摘、购买野生菌等野生食物,烹饪时要做熟,不宜混食或单一类型大量食用,同时野生食物不与酒同食。

  正确采摘、购买野生菌等野生食物

  在野外,有毒的蘑菇、野菜、野果等往往与无毒的同类食物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被误采误食。不采食在工业废水流经的地域、绿化带、公园等地方生长的野生食物,恐有重金属污染及农药残留风险。因此,建议不采食不认识、不熟悉、不确定的野生食物,消费者如欲品尝野生蘑菇、野菜、野果,应到正规超市或菜市场等可靠的场所选购,并保留购物凭证。

  烹饪做法熟为要

  可食用的野生蘑菇可能携带致病菌、刺激性或有毒物质;多数野菜富含草酸,食用过量会造成结石或中毒,过热水焯烫可去掉部分草酸和天然毒素。只有经彻底煮熟后才可彻底破坏这些物质。因此消费者在食用野生蘑菇、野菜时需耐心等候,待其完全熟透后再食用。

  不宜混食或单一类型大量食用

  对于曾经食用过且无中毒症状的野生菌,不能放松警惕,有的野生菌单一品种食用时无中毒症状,但多品种混合食用会产生中毒症状,且毒性较单种毒性强。部分野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或本身就是中药材,食用后会发挥其药理作用,然而食用过量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如车前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抽搐;蒲公英、鱼腥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胃寒者胃痛;马齿菜食用过量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因此,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或单一类型大量食用。

  野生食物不与酒同食

  由于饮酒后酒精会加快体内血液循环,如果此时误食了有毒的野生食物,会导致毒素迅速扩散促进毒素的吸收。也可能与毒素发生反应,产生新的毒素,从而加剧中毒症状。

  食用野生食物不适要及时就医

  不同种类的有毒野生食物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及救治用药也不同。一般误食有毒野生食物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提高警惕,及早到医院就诊。并同时采取以下措施:

  1.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头根部进行催吐,排出体内尚未被消化的食物残留,缓解有毒物质的吸收;

  2.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3.对已昏迷的中毒者不要强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

  4.到附近医院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的野生菌、野菜、野果,以便鉴定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野生食物烹饪应以熟为要,不宜与酒同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