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创新药“隐形冠军”的成长逻辑 研发基因决定康弘药业核心竞争力
2024年04月29日 10:0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02773_0

  康弘药业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表现亮眼,去年三季度以来,单季度业绩环比加速明显。仅看单季度业绩增速,企业回到了2016-2018年高位区间。

  康弘药业做对了什么?

  作为中国知名眼底药的朗沐,依旧是康弘药业的基本盘。随着适应症范围扩大和新剂型的扩充,朗沐的内生潜力仍然在持续释放。潜力释放背后是康弘药业对创新研发的持续投入,过去3年,公司平均研发投入比例达17.50%。持续在眼科、脑科、肿瘤等领域加大投入、深入研究,朗沐的成功经验正在其他管线复刻。

  业绩增速重回高位区间

  2023年,康弘药业实现营业总收入39.57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母净利润10.45亿元,同比增长16.52%;扣非净利润10.14亿元,同比增长22.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8亿元,同比增长31.70%。

  在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3亿元,同比增长23.50%,实现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33.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6亿元,同比增长116%。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三季度以来,康弘药业单季度业绩环比加速明显,营收增速与净利润增速均超过30%。

  2016-2018年是康弘药业成立以来的业绩增速高峰,兑现了中国创新药企业对市场的承诺。2014年,朗沐的上市填补了中国眼科市场的国产空白,至此打开了业绩快速增长的通道。

  朗沐依然是中国眼底药的标杆

  业绩增速、增长空间、盈利能力三个维度匹配估值水平、经营质量与核心价值。成长股的价值逻辑是企业价值在未来不断提升。成长股的估值模型是采取PEG估值,即用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长速度得到的数值。英国投资大师吉姆·斯莱特创造了著名的成长股“PEG”模型——看好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长后“小于1”的上市公司。

  以4月24日收盘价计算,康弘药业目前动态市盈率约为16.11倍。按照PEG模型测算,公司扣非利润增速超20%,处于“小于1”的模型。纵观该企业的发展历程,16.11倍的动态市盈率恰好是历史低点。

  与之对应的是盈利反应指标的动态市销率,目前约为4.25倍,康弘药业这一数据同样处于历史周期的低位。

  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生物药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41.73%,占营业收入的48.93%;中成药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12.33%,占营业收入的33.17%。

  由此可见,作为康弘药业生物药业务的“压舱石”,朗沐仍然稳定着企业营业收入的基本盘。同时,随着4个适应症、2种剂型的获批,朗沐的多条增长曲线已被打开。

  作为上市10年的产品,该药品仍在持续性创新方面不断探索。2023年12月1日,康弘药业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朗沐开展一项评估高剂量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Ⅰ期临床试验。此次探索有望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医疗负担。

  实际上,朗沐于2017年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彼时的3个适应症已覆盖1000万名患者,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群体。同时,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6-2020年,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从151亿元增长至1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预计2025年将达到440亿元,2030年将达到1166亿元,朗沐的营收业绩仍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朗沐上市之前,中国眼底病致盲患者处于无国产药可用的局面。从“0”到“1”,再从“1”到“200万次注射,”作为原研产品,朗沐通过十年耕耘,积累了大量中国临床证据。毕竟,眼底病缺乏临床上有效的治愈手段,多数治疗方式需要长期随访控制,十分考验患者对药品的信任度。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朗沐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源于康弘药业长期对创新的重视。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4.52亿元,较上年增加1748万元,同比增长4.02%。

  目前,康弘药业在销的20个药品中有10个品种是独家、16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10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公司持续在眼科、脑科、肿瘤等领域加大投入、深入研究,不断推出临床迫切需要的高品质新产品,进一步巩固核心治疗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在开放合作方面,康弘药业与国内重点高校及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地的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保持合作关系,并布局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抗体开发等医学前沿技术领域。

  我国首个进入临床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基因治疗产品——KH631,正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I期临床研究。同时,该项目成功入选了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专项。

  国内首个具有合成生物学来源的Ⅰ类新药——KH617,是公司合成生物学平台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产品,于2023年获美国FDA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孤儿药资格认定。2023年6月,KH617获四川省药监局重点项目第三批药品、医疗器械重点项目。2023年12月,由北京大学牵头,公司子公司四川弘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6家单位共同申报2023年度“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并获批立项。

  康弘研发管线陆续有新项目获批,化药Ⅰ类创新药KH607、KH629先后获得中、美临床批准的同时,公司在生物药领域持续布局,抗CD24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制品创新药KH801,及对促炎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释放都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类似药KH917先后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准。

  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同时,康弘药业还在加快产业布局,一方面是加快产能释放,另一方面是加强全产业链的质量把控。

  生物药方面,公司在北京和成都分别建设了符合国家新版GMP认证的产业基地,具备从小试研究、中试放大到大规模生产的能力,现已建成了两条生物制品全自动生产线,能够满足西林瓶和预充式注射器(PFS)两种剂型的灌装生产。

  中药方面,康弘药业现已构筑中药材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将中药的质量管理延伸至中药材种植及加工环节,并建立药材信息追溯系统和可视化系统,同时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技术,在新疆、甘肃、黑龙江、四川建立了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总面积超过6000亩,保障了舒肝解郁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渴络欣胶囊等多个临床所需创新中药的稳定供给。

  化学药方面,康弘已建设完成涵盖12个特色原料药产品的四川弘远化学原料药基地,覆盖治疗失眠、抑郁和精神分裂等多个种类药物,这些种类同样重点契合了康弘的拳头产品,上下游整合保障了产能释放。

  在重点技术领域,全面提升技术实力和技术壁垒;在产能布局上,全面提升技术准备和产能扩大;在核心治疗领域,全面拓展主营业务,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6
原标题:国内创新药“隐形冠军”的成长逻辑 研发基因决定康弘药业核心竞争力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