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的信心与底气
2024年04月27日 02:05
作者: 童海华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童海华文

  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近日发布的各项数据显示,一季度,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这样的经济数据,有些出人意料,是因为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社会预期还有些偏弱,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好于预期。

  而在意料之中,则是因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我国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是在这一揽子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才能取得上述成绩,因此,一季度中国经济“开门红”也就在意料之中。

  仔细分析中国经济一季度成绩单,我们发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外贸同时发力,协调并进。三大指标增长总体稳定、稳中有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0%;海关发布的数据,进出口同比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从一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41.6%、55.7%,工业、服务业回升共同带动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从供给看,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3年四季度提升2.6个百分点,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增势强劲,比如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0.6%、26.7%;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较上个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

  从需求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压舱石。

  在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比如,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低迷,财政收入还保持低位增长,部分企业运营承压,中小微企业恢复不如大企业,等等。

  发展之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就必然要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其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挑战。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为我们应对上述种种挑战、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振了信心、夯实了底气。

  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的勇气、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正是我们最大的信心和底气。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我们看到,一季度我国经济能取得“开门红”,正是得益于改革红利的释放,归功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从印发实施《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到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从1万亿增发国债资金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到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

  一揽子带着改革味道的政策措施,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今年3月,作为经济运行风向标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50.8%,重回扩张区间,市场信心稳步回升。

  从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来看,我国14亿人口、1.4亿个中等收入家庭、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为我国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我们看到,正在北京如火如荼举办的北京国际车展,参展的国内外知名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总数达1500多家,全球首发车型100多款;在海南,第四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个品牌参展,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广州,第135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达2.9万家,其中新参展企业超4300家,开幕首日境外采购商到会超6万人。

  “五一”假期将至,我们看到,在线上各平台,假期出游进入预订高峰期,热门线路火车票开售“秒光”。有机构预计,今年“五一”假期旅游热度将在去年高位基础上稳中有增。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和活跃度可见一斑,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底气。

  从人才优势来看,有两个数据值得我们重点关注:超500万,这是中国每年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全球领先;约50%,这是国际智库统计的中国高校培养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全球占比,世界第一。

  进一步分析,这两个数据表明,我国已经逐步实现了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跃升,人才优势既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转型的有利条件,更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底气所在。

  一季度的良好开局,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将自身优势用好用足,各地区各部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将持续增强、结构将持续向优、态势将持续向好。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的信心与底气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