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质并进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逆势增长6.41% 高质量成为发展关键
2024年04月01日 21:41
来源: 财联社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601988_0

K图 03988_0

  近期,中国银行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228.89亿元,同比增长6.41%,增速位居六大国有银行之首。实现税后利润2463.71亿元,增长4.07%。

  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主要业务实现较快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升。该行着力扩展产品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和可及性,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全球化优势持续巩固,精耕细作境外市场,境外机构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主要风险指标表现稳健,为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

  对于中国银行盈利能力逆势上行,多位分析师表示,中国银行积极发挥大行“头雁”作用,资产端保持较强扩表势能。同时,该行近年来分红率持续稳于30%,以3月28日收盘价测算股息率为5.4%,具有较好股息回报。多家机构对中国银行维持了“增持”的评级。

  立足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信贷快速增长

  去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在今年也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作为国有银行中国银行在去年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投向,着力扩展产品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和可及性,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中国银行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去年该行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约2.4万亿元。其中,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贷款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0.94%、74.35%、28.05%,为超1.5万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同时,该行加快打造“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境内绿色信贷全年新增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56.34%。

  “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是小微科创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巨大风险。一些拥有专利技术的小企业,由于在传统银行信贷模式下难以获取融资支持,而倒在了“黎明”之前。

  在传统授信模式下,银行往往需要企业具有如房产、设备等合格的抵质押物才能进行授信,且手续繁琐、放款时间长。而科创企业以轻资产为主,不少企业是“首贷户”,此前几乎没有征信记录。因此这些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未来增长极的企业,并非银行业传统模式下的“优质客户”。

  如何破解困扰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紧箍咒”,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银行近年来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推出了多个贷款产品。如“创新积分贷”是以创新积分制指标体系为基础,针对性地打造全新信贷模型。同时,该行还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精特新”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加大重大技术攻关支持力度。

  中国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也体现在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领域。如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银行持续打造“中银绿色+”全球品牌,推出五大类数十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覆盖存款、贷款、债券、消费、综合化服务等领域。在数字金融方面,深化对公开放银行建设,丰富“中银企业云直联”服务场景,推出“云代账”“云财务”“云直汇”“云薪资”四大子品牌。

  中国银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源自于中国银行自身科技实力的提升。根据中国银行2023年业绩报告,该行去年继续加大了信息科技的投入。2023年,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投入223.9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60%;科技条线员工14541人,占比为 4.74%。

  “金融科技实力是未来好银行发展的必备条件。”有银行分析人士表示,银行自身要进一步数字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能力必不可少。

  据了解,去年中国银行加快了“多地多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内蒙古和林格尔金融科技园区一期竣工,提供3万台服务器部署能力;合肥园区二期开工;云平台服务器总量达2.65万台。同时,该行还加快推进隐私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平台的建设,覆盖了超1800个业务场景。

  此外,中国银行积极构建产品场景创新生态,深化“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产出26项优秀攻坚成果。

  国际业务成亮点高质量服务对外开放

  金融开放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征,中国银行全球化发展已走过近百年历程。对于中国银行而言,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多年精耕细作积累的特色优势。

  中国银行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国际业务成为该行业绩中最为亮眼的板块之一:截至2023年末,境外商业银行客户存款、贷款总额分别为5521.34亿美元、4347.02亿美元,比上年末分别增长 6.28%、0.88%;全年实现利润总额80.84亿美元,同比增长5.89%,对集团利润总额的贡献度为19.21%。

  近年来,中国银行持续扩大全球布局。去年,沙特利雅得分行、巴布亚新几内亚代表处开业,这让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增加至64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包括了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而中国银行始终把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硬联通”、金融合作“软联通”、各国人民“心联通”作为重点工作方向,不断扩大授信规模。

  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授信支持逾3160亿美元。该行支持了雅万高铁、乌兹别克斯坦巴什500兆瓦及赞克尔迪500兆瓦风电项目、阿曼胜科5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秘鲁钱凯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助力提升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

  在助力中国企业跨境贸易方面,中国银行通过创新和丰富“走出去”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融资支持,依托结构化融资、跨境并购贷款、内保外贷等优势产品和服务,成为企业“出海”的金融搭档。

  根据中国银行2023年业绩报告,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量约8万亿美元,境内跨境电商结算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118%。海外债承销连续八年居中国离岸债券市场第一,熊猫债承销连续十年居银行间市场首位。

  此外,中国银行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积极承担人民币清算行角色,提升人民币清算行履职表现,金边分行和塞尔维亚子行获得人民币清算行资格,担任人民币清算行数量增至15个。去年,新增43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间参行,保持同业第一;境内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超过23%,市场份额稳居同业首位。

  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市场风险指标保持稳定

  在资产持续扩张的同时,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为业务持续向好发展提供了空间。根据中国银行2023年业绩报告,2023年末,该行集团口径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不良率的下降幅度在六大行中最大。

  据了解,中国银行去年在资产质量提升方面下足功夫。如在不良贷款较为集中的房地产领域,该行加强风险监测处置,主动优化房地产信贷结构。同时,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中国银行还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不良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分类施策、重点突破,提升处置质效。同时,该行持续加强风控管理,将不良新生成率维持在同业较低水平。

  另外该行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对非传统风险有效识别管控。建立动态风险识别机制,开展集团全面风险排查,针对多个重点领域进行压力测试,制定应对预案,形成风险研判排查与应急处置闭环。重构升级集团一体化反洗钱事中系统,以数据赋能助力风险精准防控。

  此外,中国银行在去年还不断增强资本实力。2023年,该行在资本市场成功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2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加强存量资本工具管理,赎回800亿元境内二级资本债券,有效降低资本成本。

  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之一,中国银行股东大会还审议批准了4500亿元资本工具和1500亿元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TLAC)的补充方案,将推动该行在今年更好满足G-SIBs的相关资本要求。

  根据中国银行2023年业绩报告,截至2023年末,该行集团资本充足率达到17.74%,比上年末提升0.22个百分点,保持在稳健合理水平。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量质并进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逆势增长6.41% 高质量成为发展关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