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金融生态 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2024年03月30日 06:28
作者: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日前,美国上市公司Nuvation Bio宣布收购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葆元医药,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自去年底以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相继被海外医药企业收购。这些并购案例一方面印证了我国生物科技公司管线及研发能力越来越得到海外医药企业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让我国创新药企的投资者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

  事实上,通过收购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是众多海外大型医药企业的长期战略。大型跨国药企渠道丰富、商业化变现能力强。而新药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成功率低等特点。专家介绍,在医药界存在“双十定律”,即一款创新药的研发平均需要花费10年时间、10亿美元。进入临床试验之后,能够完成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并成功上市的新药比例不到10%。通过收购研发进入一定阶段、商业化前景比较明确的创新项目,大型跨国药企可以依靠资金优势,在降低自己研发失败风险的同时,减少竞争对手,获取更大收益,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新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国内生物科技公司往往需要通过多轮融资,进行外部“输血”以持续推进在研项目,实现发展壮大。在融资环境遇冷的背景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估值处于低位,而较低的估值对大型跨国药企来说更是加大了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快速发展,部分公司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一批first-in-class(全球首创)或潜在best-in-class(同类最佳)产品,有的公司成为集研发、生产、商业化为一体的生物制药企业。

  当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依然是制约生物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国内IPO市场阶段性波动,创新医药企业一级市场VC/PE融资随之受挫。部分企业缺乏资本支持,科研意愿降低,有的创新产品研发被迫暂停。国内生物科技公司面临融资和投资人退出的双重压力,需要寻找更多出路。

  在业内人士看来,被大型跨国药企收购,对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而言并非最佳选择。被收购意味着可以有更多资金继续推进产品研发,解决资金紧张的“燃眉之急”。但被收购后,产品的研发进度、决策等方面都会受到牵制和影响。同时,并购整合本身较为复杂,涉及两家企业的团队融合,以及管线和技术平台的协同,整合难度较大。如果整合不顺利,被收购的项目可能会被拖累,甚至束之高阁。

  值得警惕的是,大型跨国药企通常瞄准优质、有发展潜力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被收购后,相关技术和产品将被国外药企所掌握,不利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更好地保护和支持国内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发展,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在政府层面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相关投资与政府补助挂钩,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缓解药企资金压力,拓宽融资渠道。在并购重组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允许尚未实现盈利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以合理的价格注入上市公司。在债权融资方面,鼓励开发适合创新生物制药企业的信贷产品。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包括加快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同时,国内资本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整体呈现多渠道、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尤其是科创板,吸引了大批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助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完善金融生态 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