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为打造“强大的货币”筑牢金融基础设施保障
2024年03月21日 08:2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北京报道

  2024年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成立30周年。作为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基础设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围绕银行间市场三十年来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北向互换通”上线以来运行情况如何以及如何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市场关心的热点话题作出详细解答。

  银行间市场日均交易突破10万亿元

  《21世纪》:2024年是外汇交易中心成立30周年,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三十年来我国银行间市场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霍颖励:回望来时路,三十年间,交易中心为推动银行间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央行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及助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做出的努力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是促改革:银行间市场为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自1994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向着越来越市场化的方向迈进,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年诞生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也在不断成熟,产品序列日益完善,市场成员不断丰富,市场深度逐步提高,市场韧性明显增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银行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已成为我国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的重要环节,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支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2013年和2016年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相继成立,在市场自律、规范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交易中心作为两个自律机制秘书处积极履职,2023年9月又承担了宏观审慎评估(MPA)秘书处职责,扎实服务宏观审慎监管。

  二是求创新:银行间市场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交易品种不断扩围、交易机制持续演进。产品体系从只有人民币对美元和人民币对港币两个即期交易品种,逐步扩大到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现货及衍生产品。服务序列逐步覆盖发行、交易、交易后处理、信息、基准、数据和投资者教育,具备了从金融交易到支付结算支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银行间市场还创新推出了竞价、撮合、询价、请求报价等适用不同交易品种、不同市场主体的各类交易方式,满足市场多元化交易需求,提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银行间市场规模也从1994年的3000多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500多万亿元,且去年的日均交易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

  三是防风险:银行间市场始终把防控金融风险作为工作的永恒主题。交易中心自建立之初就采用电子交易平台载体,形成集中统一、有组织的场外市场形态,这一市场模式不仅经受住了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模式演进趋势不谋而合。外汇、本币两大核心系统分别于2018年、2021年完成最新一次整体升级换代,基本实现核心系统自主可控。银行间市场自2012年以来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交易后业务体系,助力提高交易、支付处理效率,降低市场操作、运行风险。统一平台集成优势和电子化监测系统,有效保证了市场信息的实时性和完整性,成为金融管理部门深入监测市场一线的灵敏“触角”,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助开放:银行间市场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自2010年央行允许境外三类机构试点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交易中心将自主模式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先后推出“结算代理模式”和 “债券通”两种渠道的境外机构交易服务,不断深化与境内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基于国际市场规则推出了交易分仓、特殊结算周期、国际付费模式、收盘价交易等机制,不断提升境外机构投资交易中国债券市场体验。同时,银行间外汇市场对外开放也在稳步推进,便利境外机构开展资金汇兑和汇率风险管理。此外,2021年债券通“南向通”启动,为境内机构投资交易全球债券提供高效便捷服务。2023年“互换通”正式上线,为境外投资者开展利率风险管理提供更加有效、便利的支持。

  “互换通”交易规模和参与者将继续增加

  《21世纪》:2023年5月,“北向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境外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再添利器。半年多以来,“北向互换通”运行情况如何?未来还有哪些优化空间?

  霍颖励:2023年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互换通”业务联合公告,宣布5月15日正式推出“互换通”业务。自“互换通”正式上线以来,境内外市场机构积极开展交易,市场反应热烈。截至2023年末,共有51家境外机构入市参与、20家境内互换通报价商为境外机构提供报价,累计成交名义本金近1万亿元。投资者类型多样,包括境外央行、境外商业银行、境外证券公司和境外基金等。交易标的品种丰富,参考利率包括FR007、Shibor3M、ShiborO/N,期限覆盖1个月至5年期,主要交易标的参考利率为FR007、期限在1年及以内。

  “互换通”在坚持现行银行间衍生品市场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成熟经验和整体框架,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降低境内外投资者参与难度与复杂度,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需求。

  随着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持续增加,预计未来“互换通”交易规模和参与者将继续增加。下一步,交易中心将继续与其他金融基础设施通力合作,持续提升“立足国内、服务全球”的基础设施能级和服务水平,不断丰富产品范围,优化“互换通”交易清算机制安排,推动“互换通”业务持续稳步发展。

  夯实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两地金融中心建设

  《21世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请问交易中心未来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继续支持两地金融中心建设?

  霍颖励:三十年来,交易中心立足上海,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不断深化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开放,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积极推动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畅通渠道、完善机制,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繁荣发展。

  未来,交易中心将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供给,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体包括:继续研究探索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积极落实浦东“引领区”建设战略;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服务力度,丰富指数体系,在区域协同发展、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积极创新,推动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研究探索在上海自贸区提供人民币外汇交易服务,促进在岸和离岸市场协调发展。

  交易中心将深化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完善银行间市场对外开放体系,探索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人民币流动性管理。优化“互换通”和“债券通”,丰富、畅通对外开放渠道,提升境外投资者参与便利度。逐步优化债券通“南向通”相关机制安排,推动其成为境内机构投资全球债券市场的主渠道。

  构建平稳、高效、顺畅的人民币投融资环境

  《21世纪》:强大的货币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要素,为此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增强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交易中心在此方面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霍颖励: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其中强大的货币是重要的要素之一。这意味着人民币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外汇市场中广泛使用,同时还要具有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整体向好,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六大储备货币、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大交易货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为境外主体提供了平稳、高效、顺畅的人民币投融资环境,使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越来越广泛地被国际投资者交易和持有,这是人民币不断强大的显著标志。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较低,人民币国际化离金融强国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开放程度,是托举人民币成为“强大货币”的重要基础。

  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银行间市场已成为境外机构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主要场所,国际化“成色”不断提升。2023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法人机构数1124家,全球百大资产管理公司已有80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成为重要的人民币资产配置力量。同时,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市场的深度、广度也在持续拓展,2018年以前,87%的交易集中于境外银行及央行,目前境外证券保险、基金等非主权、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占比已升至近30%。境外机构投资标的更加多元,除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同业存单等主要品种外,在地方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等品种上的交易量、持有量也有所增加,绿色债券等类型逐渐得到境外机构认可。

  随着银行间市场投资汇兑联动效应加强,境外机构在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占比持续上升。2023年,境外机构在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占全市场交易量的2.4%,首次突破2%关口。2023年,“互换通”为境外机构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利率风险管理渠道,进一步提升了境外机构投资与管理人民币资产的便利性。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交易中心持续围绕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带路货币交易结算服务开展相关工作。2023年末,银行间外汇市场已挂牌的30个货币中有17个带路货币,2023年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带路货币交易量约为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整体而言,带路货币交易规模仍然偏低,仅占同期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的0.03%。交易中心将持续研究完善人民币与带路货币交易服务,提高已挂牌货币市场流动性,支持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币挂牌交易。

  未来,交易中心将继续坚定不移建设安全、规范、透明、高效、有活力、有韧性的银行间市场,扎实推进市场制度型开放,持续推动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增强境内金融市场国际化属性,以市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服务人民币国际化,助推人民币成为强大的货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6
原标题:专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为打造“强大的货币”筑牢金融基础设施保障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