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工作要怎么干?会出台哪些举措?将聚焦哪些重点领域?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些重要提法,明确了今年在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思路和具体做法。
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日前表示,下一步将高质量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全面稳慎评估政策效应。从严从细把关各项政策对经济总量和结构、供给和需求、行业和区域、就业和预期等的影响,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全面精准分析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切实防范“合成谬误”。
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此前介绍,所谓“适度加力”,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释放积极信号;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所谓“提质增效”,就是要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政策协同六方面下功夫。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备受关注。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更好地支持大型基建项目及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并与预算外“准财政”协同发力,共同支撑2024年财政稳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
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继续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介绍,2024年,总量方面,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在节奏上把握好新增信贷的均衡投放,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结构方面,将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价格方面,兼顾内外均衡,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业内专家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无一例外会拥有一个庞大且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制造业为主干、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依靠新质生产力,高新科学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和高品质生产资料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内容。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的过程,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既瞄准长远目标,也立足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措施上,要大力构建自立自强的科技体系,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大市场,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
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冰年初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关要求,围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目标,推动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提升重组整合整体成效。二是突出服务国家战略,稳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三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特点,更大力度开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此前介绍,将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
具体而言,将不断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法律保障,狠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持续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渠道,积极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认为,要发挥好大项目投资的主引擎作用,用好国债项目资金,推动去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尽快落地,转化为有效的实物工作量,加快今年新的国债项目安排到位。
为实现投资与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望成为重要抓手。在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看来,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进一步解决生产、消费、流通领域的痛点和堵点,推动消费和投资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此前表示,今年将把外资相关工作放在重点位置,围绕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三方面,进一步加大现有外资政策力度,以促进外资更深入、更有效地参与中国经济。
“我国吸引外资的市场基础依旧稳固,尤其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经济抗风险能力仍是我国吸引外资的强大优势。因此,在国家大力推动吸引外资工作,出台一系列投资激励政策的背景下,外资稳定向好态势将不断巩固和增强。”吕越说。
标本兼治化解地方债务等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2023年以来,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已发行逾1.3万亿元,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家预计,今年一揽子化债方案还将继续落地见效。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未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应建立更加长期、系统化的机制,与当地发展相适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化解存量债务。
优化房地产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表示,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重大举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把这一重要机制迅速建立和运转起来,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强化统筹谋划,细化政策措施,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协调解决好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外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认为,从政策动作上来看,今年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松绑的趋势不变,松绑力度将会有所加大。从政策内容上看,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以及推进“三大工程”等内容,将作为较长期的不动摇的基本政策定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