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哪些受益?如何支持?
2024年02月26日 10:14
作者: 海通证券 侯欢、梁中华
来源: 财联社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摘要
【设备更新:哪些受益?如何支持?】提高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或是本轮设备更新的重要方向。其实在2023年2月的时候,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首批聚焦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6类产品设备,并且配套印发了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

  ①本次会议提出,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②本次会议提出,“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旨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一、高质量发展: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中央财经委员会是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责任重大,作用重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深入研究一批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发挥了战略引导作用。从以往会议的议题看,2018年4月“三大攻坚战”、2020年9月“双循环”、2021年3月“平台经济”、“双碳建设”、2021年8月“共同富裕”、2023年5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理解中长期的政策方向意义重大。

  2024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一方面,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此外,会议提出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image

  我们认为,本次会议的意义主要聚焦三方面:一是,面对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规模。二是,加快节能降碳,使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三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消费、扩投资。

  二、设备更新:哪些方向?如何支持?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其中提到“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认为,提高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或是本轮设备更新的重要方向。其实在2023年2月的时候,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首批聚焦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6类产品设备,并且配套印发了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

  在目标上,《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市场占有率。与2021年相比,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在运高效节能电机、在运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占比分别提高超过5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在用主要家用电器中高效节能产品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在运工商业制冷设备、家用制冷设备、通用照明设备中高效节能产品占比分别达到40%、60%、50%。

  从举措看,主要在于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和产品设备,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低效产品设备。比如,推动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使用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鼓励零售企业、电商平台通过设置产品专区、突出显示专有标识、发放绿色优惠券等方式,引导消费者优先选购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设备更新过程中,做好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利用是关键一环。《指导意见》提出,依托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规划布局一批废旧产品设备高水平分拣中心、加工利用基地和区域交易中心,推动废旧产品设备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再生利用。

  根据发改委提供的信息,在我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在用的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产品设备保有量已超过50亿台(套)。考虑到重点领域产品设备产销量大、实施条件相对成熟、示范带动作用较强,我们认为,相关的细化举措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本次会议精神。

image

  对于设备更新改造,政策层面如何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参考《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当时指出“统筹运用政府投资、专项再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开展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落实好节能节水专用产品设备和项目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或即征即退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加大对符合政策要求高效节能产品设备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推动国有企业带头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鼓励各地采用补贴、以旧换新、积分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和居民选购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原则上不得对能效低于节能水平的产品设备给予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效节能产品设备生产企业、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并依法依规披露环境信息。”

  我们认为,央行专项再贷款可能提供重要资金支持。早在2022年9月,央行创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在2000亿元以上,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100%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央行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投放中长期贷款。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将同时为贷款主体贴息2.5%。这使得新改造设备的实际贷款成本将不高于0.7%。截至2023年1月30日,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实际投放贷款金额1946亿元。我们预计,2024年,随着其他领域设备更新的加快,专项再贷款规模或进一步攀升。

  财政政策方面,或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政府自身也可能会增加对应设备的采购,另外可能鼓励地方政府采用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提供支持。在金融政策方面,也可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image

  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循环利用

  根据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或也将“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

  本次会议提出,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2022年末,从我国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移动电话、彩电以及空调等白色家电规模领先。相比2015年,2022年家用汽车、空调、电动助力车、排油烟机的增幅分别达到91.6%、64.3%、58.6%、41.4%,相比之下,彩电、计算机、摩托车、照相机的降幅分别为0.8%、14.4%、27%、59.3%。

image

  我国汽车和家电市场已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据公安部统计,自2020年以来,全国二手汽车交易登记量已连续4年超过汽车新车上牌量。2023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办理机动车转让登记业务3415万笔。其中,汽车转让登记业务3187万笔,占93.32%。

  在汽车以旧换新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比重或持续增加。2020年以来,我国电动汽车销量渗透率大幅抬升。据公安部统计,2019年,我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仅为120万辆,而2023年这一规模增至743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30.25%。但是,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的比重仅为6.07%。这也意味着,接下来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相对存量的“蛋糕”中也将获取更多的份额。

  最后,从以往的措施看,我们预计2024年财政对于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或将增加。

image

  四、物流:降本增效,鼓励新模式

  本次会议提出,“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旨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强调,物流降成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基本前提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体现出,产业政策仍然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

  从全球范围看,2020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为14.5%,而全球这一比重约为10.8%,其中北美、欧洲的比重分别为8.4%、8.6%,亚洲国家的日本、韩国分别为8.5%、9%。从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看,发达国家普遍在10%以下,新兴市场国家多数高于12%。

image

  根据国家发改委与中国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8.2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的占比分别为53.8%、33.5%、12.6%。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2022年5月,《“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目标,到202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相应的比重约在12.7%。

image
image

  会议提出,要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主要措施可以归纳为三条主线:一是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二是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三是统筹规划物流枢纽,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

  风险提示:基本面超预期变化,政策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5
原标题:设备更新:哪些受益?如何支持?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