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家老字号餐厅客流营收增长 春节期间多家餐厅排队等位超1小时;与“龙”相关、契合春节主题的“吉祥菜”成为餐饮企业的“销冠”
2024年02月19日 01:23
来源: 新京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龙年春节8天长假,红火的餐饮市场、多项春节文化活动,加上舒适的天气,让北京多家老字号、知名餐饮企业收获了亮眼的“春节成绩单”。

  2月18日,新京报记者从多个餐饮品牌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门店春节期间的客流较平时成倍增长,营收甚至超过2019年的同期水平。今年春节传统民俗庙会回归,多个老字号摊位人气爆棚,一个摊位的日销售额几乎追平普通门店日常期间的周营收。

  对于接下来的元宵节,多家餐企负责人预计无论是营收还是客流,都有望超越去年,迎来10%至20%的增长。

  1 多家老字号销量较平时翻倍

  新京报记者从聚德华天公司了解到,春节假期,包括鸿宾楼、烤肉宛、烤肉季、砂锅居、峨嵋酒家、柳泉居、又一顺、曲园酒楼、西来顺、长椿街马凯餐厅、老西安饭庄、玉华台等老字号销售量为平时的两倍。

  北京华天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华天直属各大老字号营收与去年春节同期相比迎来大幅增长,“尤其是春节假期前3天,华天直属餐饮门店整体营收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35%,其中惠丰酒家增长65%,同和居增长超55%。整个春节假期,同和居、鼓楼马凯餐厅、惠丰酒家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40%,除夕当天,同和居月坛店营收同比超过70%。”

  同和居月坛店餐饮部副经理唐小兵介绍,从除夕开始,门店每天等位都超过100桌,很多顾客都在门店营业前就开始排队,一开门就进来占位。同春园前厅经理王华兵表示,很多没订上位的消费者选择在外卖窗口下单打包带走。据介绍,外卖窗口供应的产品种类与平时相比有增无减,店里员工全员上岗,保证菜品出餐速度和服务质量。

  北京萃华楼餐饮集团总经理王培欣表示,今年春节期间的客流总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销售额则超越了2019年同期。与去年春节的“成绩单”对比,销售额增长了约20%。王培欣说,除了大年初一、初五排队等位人数略有下降,其余时间客流均处于“峰值”:平均每天排队等位超过300桌,等位时间在70分钟左右。

  便宜坊集团相关负责人统计,便宜坊集团旗下品牌春节期间销售同比增长31.78%,日均接待约3.5万人,同比增长15%。正月初四,便宜坊哈德门店晚餐时间等位排号超过120号,约等候1.5小时才能入座。

  2 “吉祥菜”、招牌菜“霸屏”销售榜

  大地西餐厅的龙年咖啡、龙年沙拉,同和居的“镇店之宝”三不粘,同春园的松鼠鳜鱼……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春节假期期间,与“龙”相关、契合春节主题的“吉祥菜”都成为餐饮企业的“销冠”。据统计,鸿宾楼的红烧牛尾、又一顺的醋溜苜蓿、老西安饭庄连锁店的泡馍、柳泉居的炸烹虾段、砂锅居的砂锅菜、西来顺的马连良鸭子等老字号镇店名菜,占据了春节期间的各店销售榜,峨嵋酒家连锁店的宫保鸡丁几乎每天都卖出上千份。

  同和居月坛店餐饮部副经理唐小兵介绍,春节期间,同和居点单率最高的菜品就是镇店之宝“三不粘”。他说,三不粘色泽金黄,形如满月,蕴含着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非常适合过年吃个“好彩头”。“除夕当天,月坛店的‘三不粘’卖了600多份。”不少顾客点名春节就得吃同和居的“三不粘”。同春园的招牌菜松鼠鳜鱼凭借“鱼跃龙门、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成了桌桌必点的“龙菜”代表,除夕当天就卖出300余条。

  胡大的小龙虾不但成为来京的“打卡”美食,还因为沾了龙年的“龙气”而备受欢迎。胡大总店店长陈峰统计,今年春节期间,胡大总店的小龙虾日均销售约为3600斤。同时,其他招牌菜的销售也较平时大幅增长,牛蛙日均销售450份,猪蹄日均销售350份。

  费大厨的辣椒炒肉依旧保持了几乎桌桌必点的态势。据统计,春节期间辣椒炒肉的点单率在90%以上,全国门店日均销售总量超过2万份。小吊梨汤为春节和元宵节推出的“柿柿如意”汤圆、“龙行大运”甜品、桃胶炖梨等销售火爆,春节期间总计销售超过1万份。

  3 景区周边餐饮人气爆棚

  春节假期,北京的多个景点人气爆棚,周边的餐饮也迎来空前热度。烤肉季、峨嵋酒家地安门店、老西安饭庄鼓楼店、护国寺小吃地安门店等都在春节期间客流大增。鼓楼马凯餐厅春节期间的营业时间还延长了1小时。

  “店内上座率很高,每天刚开门就有很多顾客来就餐。为了满足顾客的就餐需求,春节期间我们把营业时间延长了1小时。”鼓楼马凯餐厅前厅经理张雪肖介绍。春节期间,门店的后勤人员全部到一线帮忙,减轻一线人员的工作压力。在马凯餐厅的外卖窗口,麻酱糖饼、鲜肉麻饼、肉夹馍等成为游客的“逛吃必备”美食。据统计,外卖窗口仅羊肉串的日销量就超过1000串。

  在同和居什刹海店,招牌菜“三不粘”每天卖出近200份,经理赵俊介绍,春节期间门店翻台率每天能达到4至5次,“每天从10点开门到晚上8点半,顾客就没断过排队,从开始排队到入座,基本要1小时左右。”

  4 老字号亮相庙会销量可观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北京的传统庙会回归,多家老字号也在北京的多个庙会上亮相,并取得了耀眼的销售成绩。

  北京华天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正月初一至初七,北京华天集团系统8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天团”亮相大观园庙会。庆丰包子铺、护国寺小吃、峨嵋酒家、华饮天食等4个品牌在庙会现场开设档口进行销售。据统计,庙会期间庆丰每天卖出的包子超过100斤,烤肠近千根,庙会期间的单日营收几乎相当于一家普通门店一周的收入。

  在厂甸庙会,华天所属二友居西四包子铺为游客带来了西四包子、二友居肉饼、杏仁酪、糖耳朵等备受食客喜爱的招牌美食和老北京小吃,被游客称为厂甸庙会上的“国民食堂”。二友居督导部经理毛雅军统计,庙会期间,二友居展位每天能卖出近3000个包子,近600份杏仁酪。“庙会每天的营收能追平总店销售额。”

  ■ 关注

  元宵节逢周末多家餐企负责人看好“元宵档”

  记者了解到,北京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已经为接下来的元宵节做足了相关准备。多个餐企负责人十分看好“元宵档”,预计元宵节的整体销售情况将比去年增加10%至20%。

  北京萃华楼餐饮集团总经理王培欣表示,虽然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是从目前一直到正月十六,萃华楼各门店午餐和晚餐的包间都已经订满,预计整个正月的包间都将十分紧张。目前,春节休假的员工95%已经到岗,集团也正在进行新员工招聘。王培欣预计,今年的元宵节客流和营收都有望超越去年,达到20%左右的增长。

  每年元宵节,锦芳的元宵都是最热门的传统民俗食品。便宜坊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从正月初八开始,锦芳磁器口店就已经开始排队。预计排队高峰将出现在正月十三、十四。目前,锦芳的元宵备货充足,客流高峰还将采取增加营业时间等措施,便宜坊集团总部也将安排人员到门店支援维持秩序、确保安全稳定。

  新京报记者还从多家餐企了解到,元宵节当天,将会为就餐的顾客赠送元宵,送上佳节祝福。胡大总店店长陈峰预测,元宵节胡大总店或将较去年出现10%左右的客流增长,胡大饭馆的新品“五年陈皮红豆沙汤圆”也将在元宵节上线。

  费大厨辣椒炒肉方面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的元宵节恰逢周末,客流势必会继续增加。费大厨辣椒炒肉各个门店的食材都将按照比平时增加30%以上的量进行储备。

  ■ 相关新闻

  多家火锅企业春节假期业绩抢眼

  新京报讯 (记者于桂桂)2月13日(初四)午间12时10分,在马辈儿·铜锅涮肉牛街总店门口,已有约50位消费者在等位,一位等待叫号的外地消费者告诉新京报记者,打卡该店源自社交平台美食博主的推荐,该店在牛街涮肉品牌中热度较高,同时门店附近53路可以直达天坛,吃完涮肉方便参观下个景点。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牛街的老北京铜锅涮肉门店均需等位排队。

  2023年冬天火爆出圈的“尔滨游”,在2024年春节仍是游客的宠儿。哈尔滨海底捞各门店客流均大幅增长,其中位于热门景区中央大街的海底捞新一百店,2月10日(大年初一)至2月15日的累计客流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0%。呷哺呷哺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3家餐厅成为打卡网红店,其中索菲亚大教堂附近的一家餐厅打破历史销售纪录。

  春节假期期间,火锅的社交属性使它成为亲朋好友团聚的选择。据海底捞、呷哺集团、巴奴等多家火锅企业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火锅消费迎来爆发式增长。海底捞发布的数据显示,海底捞2月10日(大年初一)至2月15日(初六)累计接待顾客超950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超30%,全国门店的客流最高峰出现在2月14日,全天共接待顾客超180万人次。

  巴奴毛肚火锅方面透露,春节假期期间,巴奴全国门店单日最高翻台高达9.55次,多家门店翻台超过9次。大年初一当天,大多数巴奴门店的翻台次数超过6次,处于爆满状态。2月14日,巴奴多家门店销售额突破2023年日销售额的峰值。

  今年春节档,呷哺呷哺共有31家餐厅打破历年业绩纪录,主要分布在河北、天津、辽宁、吉林、山东、山西等地,这些城市都是春节返乡人群密集的城市。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节返乡人群较多,总体业绩也表明了餐饮消费凸显“返乡潮”特点,例如石家庄、保定、邯郸、无锡、太原、沈阳、德州、抚顺、长治等二三线城市的业绩十分亮眼。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北京多家老字号餐厅客流营收增长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