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加速变革重塑业绩分化: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放量 辉瑞新冠后押宝ADC赛道
2024年02月01日 20:26
作者: 季媛媛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NVO_0


K图 PFE_0

  随着新冠防治市场需求退潮,全球医药市场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在多重压力下2023年跨国药企有关剥离、重组、裁员的消息不断,各家业绩增长承压。

  随着跨国药企2023年业绩表现陆续披露,从数据不难看出,与疫情前相比各家临床和药物上市的节奏正在逐步恢复,业绩下滑幅度在收窄,重磅药物依旧增长强劲。但新冠概念产品业绩下滑明显,这也直接拖累了不少跨国药企整体营收增长步伐。

  据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认为,医药行业目前面临的同质化竞争问题,任何经济体、任何产业发展到景气周期都会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基于此, 全球制药格局正在重塑。

  而除了全球市场,跨国药企市场布局似乎也陷入了瓶颈期。当前,在原研药专利期不断到来的情况下,跨国药企能否守住“利润高地”,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在新冠概念市场消退后,全球医疗健康领域下一个需求热点在哪?制药企业如何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行稳致远?

  “疫”后急寻增长点

  从已发布的业绩数据可以看出,新冠市场已经从前两年的“狂飙”转向“疲软”。

  根据辉瑞日前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因未能实现新冠药物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新冠疫苗Comirnaty的预期销售目标,全年收入为585亿美元,同比下降42%。具体来看,新冠疫苗Comirnaty和治疗药物Paxlovid收入分别锐减至112.20亿美元和12.79亿美元,降幅分别70%和92%,合计占辉瑞总收入的21%。

  对此,上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指出,新冠病毒的感染死亡率已经跟感冒差不多了。常识里,一般不会有人用口服药来预防感冒的死亡。相关市场未来盈利空间有限。

  对于辉瑞而言,急需寻找新冠产品后的下一个增长点。对此,辉瑞选择押宝ADC赛道。2023年3月,辉瑞公司宣布以每股229美元、共计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生物技术公司Seagen。按照Seagen在上一个交易日(3月10日)172.61美元收盘价计算,该笔交易溢价近33%。同年12月,辉瑞完成对ADC龙头企业Seagen的收购。

  此外在ADC赛道,辉瑞还引进和铂医药靶向人间皮素(MSLN)ADC药物HBM9033,涉及金额11亿美元。根据公开信息,HBM9033是一款特异性靶向人间皮素(MSLN)ADC,该肿瘤相关抗原在多种实体瘤中上调。HBM9033中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HarbourMice®平台产生,具有良好的特性,可保持与膜结合型MSLN的强结合和内化并减少与游离型MSLN的结合。HBM9033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全球同类最佳(Best-in-Class)疗法。

  华金证券分析指出,ADC作为新兴大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相较于单药抗体、化疗等疗法的临床优势,尤其DS-8201在乳腺癌领域实现突破后更是激发全球ADC研发热情,且ADC联合疗法前景广阔。目前全球已有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在研管线高达900余项,全球ADC市场有望以30.0%的高复合增速由2022年79亿美元增至2030年647亿美元。国内ADC处于刚起步阶段,相信未来3-5年会有一批优异的差异化产品上市,中国ADC市场有望由2022年8亿元增至2030年662亿元,CAGR高达72.8%。

  谈及该药物的后续市场布局,和铂医药创始人王劲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辉瑞肯定是对于ADC产品线、临床开发、商业化有相当多参与布局计划,这将是辉瑞核心产品线的一分子之一,尤其是通过Seagen的收购,辉瑞专门成立了肿瘤事业部,肯定要将Seagen的ADC作为肿瘤的专业资源,和辉瑞在全球的临床开发、商业化资源进行对接。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非常欣慰有这么一个延伸,增强了这个产品合作以后的价值潜力和机制。”王劲松说,ADC是个复合的平台性技术,是最近20-30年整个行业在多个方向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组合,和单产品相关的一个生物学通路有根本的差别。ADC从技术层面角度,不仅牵涉到弹头、抗体、抗体片段,更加牵涉到payload、Linker。ADC的成功是20-30年整个行业全方位的努力和尝试,取得的关键性突破。

  重磅产品不断放量

  在辉瑞选择入局ADC赛道挽回新冠产品的增长颓势之际,诺和诺德已经在“网红”药物司美格鲁肽的加持下获得了亮眼的收入表现。

  根据诺和诺德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收入2322.61亿丹麦克朗(约33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1%,营业利润为1025.74亿丹麦克朗(约149.14亿美元),同比增长37%。(按2023年平均汇率:1丹麦克朗=0.1454美元计算)。

  具体而言,按地区来看,美国区域收入1275.34亿丹麦克朗(185.43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中国区域收入166.87亿丹麦克朗(24.26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GLP-1产品收入62.08亿丹麦克朗(9.03亿美元),在中国占据76.6%的市场份额。按业务来看,糖尿病和肥胖护理业务收入2150.98亿丹麦克朗(312.7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GLP-1类糖尿病产品收入1231.32亿丹麦克朗(179.03亿美元),同比增长48%。肥胖症药物收入416.32亿丹麦克朗(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糖尿病和肥胖护理业务收入的可观与司美格鲁肽这一明星产品的表现密不可分。司美格鲁肽在2023年共获得了1458.11亿丹麦克朗(212.01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2型糖尿病)收入957.18亿丹麦克朗(139.17亿美元),同比增长60%;司美格鲁肽片剂Rybelsus(2型糖尿病)收入187.50亿丹麦克朗(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66%;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肥胖)收入313.43亿丹麦克朗(4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7%。

  在减重适应症上,目前跨国药企中仅有三款GLP-1产品获批,分别是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以及2023年11月获FDA批准的礼来Zepbound(Tirzepatide,替尔泊肽)。

  2023版ADA指南根据降糖药物的减重效果排序,司美格鲁肽为“减重效果非常好”的药物,度拉糖肽和利拉鲁肽为“减重效果高”的药物。Nature子刊分析认为,最强减肥药替尔泊肽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独特活性。不少业内人士也直言:替尔泊肽将成为司美格鲁肽最大竞争者。

  根据德邦证券分析指出,美国资本市场高度认可GLP-1,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和礼来替尔泊肽爆发式增长,预计2023年分别超200亿美元和40亿美元,在销量超预期和临床数据超预期的催化下,助力礼来5000亿美元市值,诺和诺德4000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市值前三大药企。

  上述分析师进一步指出,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RA类药物,虽然作为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历史并不长,但是近年来因为其可同时控制多种糖尿病致病机理的特点而受到欢迎,在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中的占比更是从2017年的约1%快速攀升到2021年的约4%,而GLP-1RA类药物中又以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等长效GLP-1RA药物的市场规模增速最快。

  “考虑到2021年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已达到约670亿人民币的规模,司美格鲁肽的未来市场规模无疑是明朗的。特别是GLP-1也已经发展成为减肥‘网红’药物,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RA类药物正在积极拓展除糖尿病外的其他适应症。”该分析师说。

  在分析目前GLP-1的市场现状时,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此前公开表示,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产品竞争市场中,国内仅三款上市的国产药物,进口厂商仍占据主要地位。该领域相关研发技术已得到突破,多条国产厂商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物临床管线正在推进。后续在商业化层面,由于GLP-1具有消费医疗属性使得它和严肃医疗应用和销售的方式截然不同,它更贴近医美销售。传统药企未来想在消费领域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销售渠道。

  同样手握重磅“网红”药物的赛诺菲和罗氏2023年也获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根据赛诺菲发布的2023年财报,全年营收431亿欧元,同比增长5.3%。赛诺菲预计网红药物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2024年销售额将达到130亿欧元(140亿美元)。 RSV中和抗体Beyfortus贡献了5.9亿美元销售额。

  自2017年上市以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在治疗2型炎症导致的疾病方面展示出了出色的表现,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证实下,目前,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已然成为赛诺菲当之无愧的“王牌”单品。

  2023年,这一“王牌”继续发力。2023年9月在中国新获批中度至重度成人结节性痒疹适应症后,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个覆盖从婴幼儿到成人全人群的特应性皮炎治疗的靶向生物制剂,并革新了中国成人结节性痒疹的治疗格局。同年11月,达必妥重磅获批哮喘适应症,可用于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为伴有2型炎症的哮喘患者带来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这也意味着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市场版图不断扩大。

  罗氏发布的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全年营收587亿瑞士法郎,在创新药物方面,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具体而言。CD20抗体Ocrevus销售额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FIX/FX双抗Hemlibra大卖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

  值得一提的是,VEGF/Ang2双抗Faricimab销售额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24%。该药物是眼科领域首次获批的双特异抗体,该药的获批打破了多年来以VEGF单靶点治疗的格局。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三款Ang2/VEGF双特异抗体进入临床,分别为奥赛康的ASKG712,信达生物的IBI324和罗氏的Faricimab。

  周期调整成趋势

  除了寻找新的产品管线、推动重磅产品上市之外,对跨国药企而言,2023年密集裁员、砍管线、停临床、收购、分拆、剥离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

  2023年底,葛兰素史克(GSK)中国方面传出消息,要裁撤中枢神经系统产品LBT销售团队,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将原来的组织架构调整为特药、疫苗、呼吸三大核心业务部门;同时,此前曾定下“在2030年实现国内销售额30亿英镑,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跨国药企”的目标,调整为“跻身中国跨国制药公司前十强”。

  围绕组织架构和目标调整的真实性,21世纪经济报道致函GSK中国。根据回复,GSK方面表示:"我们正在对中国业务进行结构性调整。这是确保公司在正确的业务模式下,实现我们未来几年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愿景所作举措的一部分。"

  不过,从GSK发布的2023年财报数据可以看出,疫苗市场的表现强劲使其依旧保持了业绩增长。2023年公司营收303.28亿英镑(约为378.46亿美元,按2023年平均汇率1英镑=1.2479美元换算),同比增长5%。研发投入62.23亿英镑(约77.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总收入的21%。另外,GSK将业务来源分为特药(Specialty Medicines)、疫苗(Vaccines)以及普药(General Medicines)三大块。2023年,三大板块收入已持平。其中,特药2023年收入达102.44亿英镑(约127.83亿美元),同比下滑8%。疫苗收入98.26亿英镑(约12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普药收入102.2亿英镑(约127.54亿美元),同比增长5%。值得注意的是,在疫苗领域,GSK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表现依旧较为可观,全年实现收入近34.46亿英镑(约43亿美元),同比增长17%,是GSK销售额最高的单品。

  诺华在2023年也完成了业务整合。在成功分拆山德士转型为纯粹的创新药企业后,诺华在2023年完成营收45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85.72亿美元,同比上涨62%。研发投入113.71亿美元,占营收25%。具体在产品收入层面,Entresto(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完成收入60.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Kesimpta(奥法妥木单抗)完成收入21.71亿美元,同比增长99%;Kisqali(瑞波西利)完成收入20.80亿美元,同比增长75%;Leqvio(英克司兰)实现3.55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17%等。

  此次的业绩表现也印证了相关研究机构所言:将山德士出售或分拆,诺华将获得更高的利润,并可能产生更高的资本回报。

  实际上,2023年以来,被曝裁员、调整组织架构的跨国药企不止GSK、诺华,无论是剥离还是并购,各家跨国企业都在评估现在的研究项目是否最聚焦的治疗领域和最关注的疾病领域。挖掘市场潜力,寻求更大的市场突破是当前各家在决策布局时的重要落脚点和出发点。

  正如凯乘资本创始人邹国文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道,由于政策及市场变化,跨国药企在国内战略的大规模调整不可避免。裁员可以一定程度节约成本,快速优化财务报表,调整管线有助于公司战略的优势集中。除此之外,跨国药企也在进一步控制市场营销费用。

  “我们必须要看到,因为近些年来的政策和市场变化,跨国药企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正在逐渐减弱。跨国药企之所以成为跨国药企,其核心还是需要依靠新产品的不断上市,解决新的临床需求,只要手上有好产品,面向的全球市场才是更广阔的天地。”邹国文博士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3
原标题:跨国药企加速变革重塑业绩分化: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放量,辉瑞新冠后押宝ADC赛道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