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星期五),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也息息相关,金融业责无旁贷,必须大力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1月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指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现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信贷整体稳定,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1月24日,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上述消息引发市场强烈反响。
近期,有知名基金经理因旗下在管产品持有个股比例被动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而做出相关调整,受到市场关注。事实上,基金持有个股比例超限的情况并不罕见,2023年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多只基金持有个股比例超过10%的上限,甚至有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多只个股出现超限的情况。
天然气重卡销量大增,海外市场需求高涨,重卡行业迎来结构性成长机遇。在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整车厂商销量大增,推动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水涨船高。龙头企业潍柴动力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4亿元至93.2亿元,同比增长75%至90%。中国重汽、长源东谷、天润工业、隆盛科技等重卡产业链企业2023年业绩均大幅预增。
上海证券报
在国新办1月25日举行的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与四位主要业务司局负责人回应了房地产政策、中小银行风险形势、普惠金融监管、金融对外开放等市场热点问题。
1月25日,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基金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基金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国新联合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400亿元。
增量资金不断涌入 公募基金纷纷出手自购 机构:A股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区域
近日,公私募基金纷纷出手自购,向A股市场传递信心。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宣布再次投入1亿元固有资金购买旗下权益类基金;华夏、国金基金旗下均有基金经理出手自购。据统计,开年以来,公募基金自购总金额已达2.65亿元,且自购基金多数为权益类产品。此外,不少资金还借道股票ETF入场抄底,据统计,年初以来截至1月24日,股票ETF份额增长510亿份,合计获得逾1000亿元资金净流入。
2024年是实施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一年。作为国资重镇,上海如何下好国资国企改革的先手棋?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分类监管,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力度,持续推进土地、园区等国企存量资产盘活,推动国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发展质量。
证券时报
金融监管总局谈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及工作安排 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
1月25日,国新办举行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就金融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工作安排作出回应。
证券时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2289.9亿元,其中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均受益明显。
1月25日,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打造12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培育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推广应用100款以上优秀产品,培育100家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建设1个新材料大数据中心、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4个重点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个以上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降准、降息等重磅利好的推动下,1月25日,A股市场全面沸腾,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3.03%,单日涨幅刷新2022年3月17日以来的最高纪录。央国企股票成为市场“最靓的仔”,中字头股票、央企国企改革板块指数单日涨幅均超过5%。
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记者从1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2289.9亿元,其中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均受益明显。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规模近9000亿元 受访专家预计发行节奏将呈现“前缓后快”态势
今年以来,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年内尚无新增专项债开启发行。1月29日,广东省将发行七期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合计567.81亿元,预计成为今年首个发行新增专项债的省份。而在2023年1月份,各地实际发行新增专项债93只,发行额合计达到4911.84亿元。
611家公司发布去年业绩预告近八成预喜 174家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
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进入密集发布期。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月25日记者发稿,已有611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数量占比达78.72%。具体来看,289家公司业绩预增,91家公司业绩略增,66家公司业绩扭亏,10家公司业绩续盈,25家公司业绩减亏。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为期40天。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司长梁楠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春运,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将突破800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9.8%,较2023年增长44.9%,有望创历史新高。“为满足航空公司做好春运运力保障,民航局近期实施了2023年/2024年冬春航季季中航线航班优化调整,共批复国内航线每周合计增加3198班。”
人民日报
十二项措施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夯实产业基础 提升发展水平
加工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带动就业、助推贸易大国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不久,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
1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经济日报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2023年,中央企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效益和效率相统一,改革发展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在满足普惠金融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逾期贷款也成为了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将催收业务委托给专业的催收公司,不少消金公司在内部催收无果时通过委外催收处置不良信贷资产。
1月25日,国新办举行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新闻发言人、统计与风险监测司负责人刘志清,普惠金融司司长郭武平,财产保险监管司负责人尹江鳌出席了此次会议并答记者问。
第一财经
不久前,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江苏、吉林、黑龙江多家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企业,发现一些项目已经停产,一些项目库存生物质燃料仅能维持十几天,承接的供暖项目存在一定的停产风险。原本平稳健康的热电生意,为何突然遭遇止步不前?企业的经营危机又该如何化解?
整体上看,上市券商去年业绩普遍增长,多家中小券商实现利润翻倍。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或快报的上市券商中,中泰证券、西南证券、红塔证券以及财达证券表现亮眼,预期净利润增长均实现翻倍。其中,除红塔证券大幅领先,中泰证券2023年净利润预计增幅也达到189%-247%。
经济参考报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诸多中介机构责任愈发重大,也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一案多罚”的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4年开年以来还不足1个月,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评估机构等在内,已有近40家机构收到中国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开出的各类“罚单”。专家认为,这释放出从严监管的信号。A股市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持续强化,监管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倒逼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近段时间,与海外市场宽基指数挂钩的部分跨境ETF产品因突出涨幅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多只产品出现较高溢价率,还因此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临时停牌,相关基金公司以及代销券商机构也纷纷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