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A股罕见的恐慌性下跌登上微博热搜榜。三大指数均放量收跌2%,沪指再度失守2800点,两市共5184只股下跌,100余只上涨,两市成交额7940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74亿元。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2.68%,报收2756.34点;深成指跌3.50%,报收8479.55点;创业板指跌2.83%,报收1666.88点。内资与外资动作截然相反,北向资金尾盘杀回场内,全天净买入10.47亿元。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募、机构人士表示,资金交易层面来看,雪球产品密集爆雷,是市场溃堤式下跌的原因之一。就预期与信心层面来说,年初降息尚未落地,1月LPR继续“按兵不动”,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且风险蔓延至理财领域,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等等都是造成A股大跌的主要原因。
截至1月22日收盘,2024年前15个交易日,大盘累计下跌7.35%,从悲观角度来看,这已经是2023年全年跌幅一倍有余。乐观来说,市场年内仍然有足够时间作出反弹。“现在是推出平准基金的好时机,2760点的胜率肯定要高于2900点、3000点。平准基金入市不仅能在短期内呵护大盘表现,长期来说,还能让(大盘)曲线不那么陡峭,更加平滑。”拓牌基金投资总监赵袭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市场波动引起高层重视。1月22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会议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还强调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2800点下方的A股已经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投资者耐心布局长期或有不俗收获。
563只股破净、年内A股市值蒸发7万亿
大盘1月18日“金针探底”后,投资者期待的反弹企稳并未出现,相反大盘出现贯穿式下跌。
具体到22日盘面上,行业板块全线飘绿,银行板块(申万一级)最为抗跌,收跌0.21%,保险股也相对抗跌,计算机、美容护理、社会服务、传媒等板块的跌幅居前,前一周表现活跃的旅游股集体走弱。
沪深300ETF早盘及尾盘均有资金入场托底,但因抛压过重,收盘仍跌逾2%。万得微盘股指数重挫6.87%,在主要股指中跌幅居首。较罕见的是,今天中证1000股指期货多个远期合约盘中触及跌停,收盘跌近8%,中证1000指数收跌5.77%。
中证1000是A股市值最大的1000只股票,其出现如此大跌幅,分析人士认为雪球产品是直接因素之一。某机构人士告诉记者,股指期货跌幅更大,意味着是雪球集中敲入导致的,融资盘也可能出现集中强平现象。
基金重仓股同步跌出阶段新低。截至收盘,基金重仓指数报收1064.13点,盘中最低点为1057.00点,收盘创下2020年3月23日(1113.63点)以来的新低。茅板块中,贵州茅台(600519.SH)尚能飘红,通策医疗(600763.SH)、东方雨虹(002271.SZ)、爱美客(300896.SZ)、金山办公(688111.SH)等龙头股均跌超4%,板块总市值较年初跌去约66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A股总市值为80.07万亿,较年初87.66万亿,15个交易日内跌去7.59万亿元。千亿市值股票数量从年初122家,下降至目前115家。
目前,Wind全A指数PE低于10分位点,属于偏低水平,PB低于5分位点,属于历史极低水平。破净股数量被视为A股见底信号,年内股指阴跌之际,破净股数量不断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收盘,两市破净股共563只,占A股总数比重10.54%,2024年年初时为419只,再往前看一个月,共373只股破净。
业内呼吁推出平准基金、注入增量流动性
估值指标来看,A股已经极具投资性价比,两市也并不处于业绩真空期,上市公司的2023年业绩预告披露渐热,已公布的业绩翻倍股有百余只。如此背景下,大盘连续大跌出乎投资者预料。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一直预期的降息落空是大盘下跌的原因之一。1月22日,2024年首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维持不变,至今已连续5个月不变。尽管从央行表态、政策环境等方面来看,3至4月仍存在降息可能,预计2024年上半年LPR报价有可能跟进MLF利率下调,但对迫切需要增量资金的A股市场来说,投资者信心受挫。
尽管2800点下方投资性价比非常突出,但投资者信心依然孱弱,如果机会真的是跌出来的,哪些政策出台能够有效地让市场见底后企稳反弹?
资本市场的波动正引起高层高度重视。据央视新闻报道,1月22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作为中长期资金,平准基金能够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促使A股市场表现回归更为理性的基本面逻辑。实际上,每每市场大跌,市场关于平准基金的议论一再升温。
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或稳定基金,一般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所设立的基金,用来稳定市场。股市中的平准基金,就是专门为了稳定股市运行而设立的基金,具体而言,当股市出现非理性的剧烈波动时,上市公司股价已不能客观反映其内在价值,此时通过这笔基金来进行逆大盘指数方向的操作,熨平股市的剧烈波动来稳定市场。
无独有偶,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机构人士也呼吁,加快推出平准基金。“大盘有自动修复的功能,在持续溃堤时无需托市。恰恰现在是推出平准基金的好时机,短期内帮助市场企稳,长期内烫平曲线。规模的话,我们认为平准基金至少要2万亿,4万亿比较合适。”赵袭说:“可以考虑加大发力、快点出台关于利率调整幅度的政策。如果是按照正常时期稳步出台,市场主体会对进一步下调利率有更高期待,渴望更便宜的用钱成本,利率大幅下调涉及银行息差,具有一定复杂性。若降息效果短期难以显现,可以推出平准基金了。国际宏观来看,对于新兴国家来说,除了部分国家正在享受全球产业链转移红利,由于美国加息到顶峰且计入快要降息的时间段,多数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
由于股市平准基金设立的目的是平抑非理性剧烈波动并稳定市场,因此势必需要足够多的资金。中信建投研报指出,结合市场实践,平准基金的规模多在总市值的3%至6%之间。按照A股最新收盘总市值约80万亿计算,平准基金规模约为2.4万亿到4.8万亿之间。
“就估值而言,‘估值底’已现,但估值扩张动力则趋于下降。推出平准基金将释放增量流动性,将对‘估值回升’形成有力支撑。由于平准基金的属性是政策性基金,在股市出现非理性暴跌、踩踏式下跌时,可以有效的针对性买入,维持市场平稳,保护大多数投资者利益,并给予市场信心。更重要的是,长期来说,平准基金能够大幅降低股市曲线的陡峭程度。”另一名机构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说。
河南三纪私募基金的投资负责人曹松涛博士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证券市场短期较大的调整,投资人要认识到市场动态的不稳定有内生的机制,注意做好风险控制。曹松涛说:“我们也要意识到,真正的优质公司是很少的,从投资的角度,从长期视野的角度,这反而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作为优秀的投资机构,底色永远都是价值,我们目前对证券市场并不过分悲观,从长期前景方面,我们认为目前更多地是短期不利因素的集中爆发和蝶变,长期看,依然乐观。”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