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物料二次紧张初见端倪 消费回暖指日可待
中信建投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全球锡矿静态储采比约11:1,锡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锡矿分布较为集中,单一主产国生产扰动会对全球供应构成冲击,2023年8月1日占全球供应12%的缅甸佤邦锡矿全面停产造成的锡矿紧张正在显现。由于佤邦在停产前超采供应,停产后锡矿并未见紧张,由于佤邦抢出口集中供应,锡矿加工费在佤邦减产后不降反升,国内锡锭月度产能维持在1.55万吨,矿供应并不紧张。
但是,随着佤邦停采时间的推迟,矿紧端倪显现,国内60度锡精矿加工费从11月初13000元/吨连续下降,1月12日报10500元/吨,若佤邦最早在6月开启锡矿恢复,锡矿加工费再跌破万元是难免的,届时锡锭生产会收缩。
全球锡锭显性库存约1.6万吨,一方面是锡锭产出未收缩,另一方面是消费未显著改善。往后看,锡矿紧张将逐渐传导到锡锭收缩,占据下游消费半壁江山的锡膏将在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这一领先指标企稳回升的带动下迎来改善,处于底部的全球半导体新一轮周期的开启对锡消费的推动难被证伪,届时锡供需缺口使库存得以去化,驱动价格上涨。当前锡价在20-21万元/吨区间,偏离全球锡锭18-19万元/吨的现金成本90分位线不远,买入锡标的持有待基本面好转的性价比极高。
主要风险点在于: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消费断崖式萎缩;美国通胀失控,美联储货币收紧超预期,强势美元压制权益资产价格;国内新能源板块消费增速不及预期,地产板块继续消费持续低迷。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