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40报告建议:抓住机遇推动数字金融行业双向开放
2024年01月13日 09:49
作者: 周亮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1月1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课题报告《如何建设数字金融强国》(以下简称“报告”),建议要抓住机遇推动数字金融行业的双向开放,提升我国数字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建设面向全球市场的数字金融强国。

  报告提出,借助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数字金融可以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增进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增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一是拓宽数字金融创新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可适当考虑在普惠金融和移动支付之外开展更广泛领域的数字金融创新。

  二是搭建数字金融监管的跨境协调框架。数据流动和数据保护本质上并不矛盾,保护是流动的前提。我国可积极推动关于国际数据流动管辖的立法实践,以及数据主权维护和数据管理保护的全球保障机制,促进全球数据及传输技术共享机制的建立。

  三是进一步提高数字金融对外开放水平。这既包括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相关业务,也包括向外资企业和外国居民提供数字金融相关服务。

  四是打造全球数字金融服务的中国模板。我国在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业务突破,为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可考虑推动我国数字金融企业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起点,助力相关国家发展更便捷的支付平台、更顺畅的融资渠道、更高效的投资模式、更普惠的保险服务等。

  报告还建议,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或临港新片区)、粤港澳大湾区定为数字金融创新试验区,对孵化创新业务的“沙盒机制”进行空间扩容。

  其中,上海可侧重于全方位的技术应用创新和数字金融产品、数字金融工具、数字金融交易模式和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创新。上海自贸区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的应用经验已经较为成熟,可利用FT账户向外辐射,既能对外双向开放,又能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对隔离。

  “数字金融、数字经济发展,跨境监管合作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领域。”CF40成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侧重于跨境监管合作创新,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在促进数字金融监管跨境协调方面的试验作用,有利于我国作为金融强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报告进一步建议,可尝试在数字金融创新试验区推进鼓励性措施:第一,在数字金融创新试验区为开展各类数字金融制定区域性法规制度,让境内外投资者和经营者有明确的规则依循。

  第二,鼓励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数字金融工具的创新,如利用加密代码技术创新有实际资产支持的数字债券、数字ABS、数字REITS 等金融工具。

  第三,鼓励数字金融公司跨境布局和展业,促进跨境数字金融与跨境电商、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融合。

  第四,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或临港新片区)鼓励对科技创新以及数字金融投融资模式创新,完全开放外资进出参与该方面的投融资创新。除了股权投资方面的创新,更要鼓励信贷领域创新,走出中国特色金融服务科创的路子。

  第五,鼓励数字金融与工业物联网等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创新数字产业金融。可在数字金融创新区探索“共享式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嵌入式的数字技术供应链金融”等方案的应用和推广。在跨境方面,可以考虑由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以及科技企业一起在数字金融创新区共同发起搭建“跨境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解决跨境供应链金融的具体痛点等。(周亮)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CF40报告建议:抓住机遇推动数字金融行业双向开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