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问界AEB技术99%是假的?余承东反击何小鹏:缺乏基本认知 他们在争什么
2023年11月05日 00:00
来源:澎湃新闻
552人评论
99+
99+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何小鹏和余承东针对“AEB技术”又争论起来了。

  11月3日晚间,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朋友圈发文,他不客气地回击何小鹏之前的言论称,“连AEB是什么,居然有车企一把手还根本没有搞懂呢!跟有人说智能驾驶就是忽悠,几乎如出一辙!”

  此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了对“AEB”技术的看法。他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大部分人可能从来没有碰过AEB。第二,友商讲了AEB,我认为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传都不是公司官方发布的,全是来自小视频。我们的人也去问了,它的AEB根本不能开,路上误刹车的情况太多了。

  结合上下文语境,何小鹏这里友商指的是华为“问界”。

  何小鹏还表示,目前行业里谈AEB,主要说的是纵向AEB;它在触发时,大部分情况下的速度应该是在60 公里每小时以内。如果速度过高,一旦误刹车,对用户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惊吓,这是根本无法接受的。

  何小鹏还说,把客户当小白鼠是不对的,有一些企业敢于这样做,但也会有反噬,“我在汽车行业里干了几年,是不太愿意这样的。但是我们一定会把AEB干得更好。”

  针对何小鹏的发言,余承东表示,有些人对行业技术进展与未来发展缺乏基本认知,“有的车企,整天忙着做智能驾驶,AEB主动安全测试结果非常差,一问才知道他们却连AEB基本功能居然都没有做,这让我十分吃惊!”

  AEB技术成熟,但标准有待完善

  漩涡中心的“AEB”即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该系统实时监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并在可能发生碰撞危险时,自动启动车辆制动系统,使车辆减速,以避免碰撞或减轻碰撞。

  AEB之所以被拿出来反复探讨,也是因为其重要性已成共识。近年来,包括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呼吁车企对AEB功能进行标配。

  该功能出现其实较早,在传统燃油车上就被大量搭载,大多通过毫米波雷达进行探测。它最早可以追溯到60多年前,通用凯迪拉克车型使用毫米波雷达来实现避撞功能。

  进入智能化时代后,AEB功能开始普及,传感器也扩大到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它和ACC(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LKA(车道保持辅助,Lane Keeping Assist)等一起,构成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基础。

  业内技术人士刘亦(化名)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AEB是很成熟的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成本也不是很高,这都是业内公认的。”

  但是针对何小鹏与余承东的“隔空互怼”,刘亦则表示,“在没有严格测试的情况下,你不能对他们的技术作出准确的判断。当下看,其实可能都没有合适的评判标准。”

  他解释说,虽然AEB功能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相应的国家标准尚有待完善,“国家标准委其实也发布过相关的标准,我国在被动安全上的标准可以说是比较完备的,但是像AEB这种主动安全的,我们还不能说很完备,和欧美、日本相比,有一定差距。”

  据悉,中国现行的《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从202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降低误触发率”更重要

  对于何小鹏提到的“60公里每小时以内”触发,刘亦说,这个速度确实是行业里不少人认可的一条线,“我们一般叫‘有效使用速度’,把这个速度限制从60km/h提到80km/h、100km/h,肯定是未来方向。”

  “现行标准里有提到,触发AEB的最低车速要大于15km/h。但最高车速在标准里是没有规定的,这样看的话,其实每家车企都可以自行设定,可能技术够硬就能够做到更高。”刘亦补充说。

  不过,相比于“在多高时速时触发AEB”,不少企业会把“降低误触发率”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降低误触发率”其实就是说,有障碍物时要避障,没有障碍物不要随便乱刹车,它严重影响到司乘人员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日前举办的第30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3)上,AEB功能其实也被不少车企负责人提及。

  吉利汽车集团中央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主任陈聪在演讲中强调了“误触发率”,他表示,吉利重兵投入在AEB上,包括如何大量降低误触发率,因为误触发率往往对驾驶员和车上乘客的伤害最大,同时急刹车对后方车辆也有很大影响。

  长安汽车的工程师李锐阳则分享说,主动安全始终无法回答一个问题,AEB是否真的能够避免事故?事故在碰撞之前,不是0和1的结果,而是一个风险的问题、是一个0-1的概率。这是智能安全算法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我们现在还没有要求乘用车必须配备AEB这样的主动功能,这种争论也可能会推动AEB的标配,随着技术进步,也会推动企业逐渐改变‘宁可不触发、也要少误触发’的避险心态。”刘亦表示。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华为问界AEB技术99%是假的?余承东反击何小鹏:缺乏基本认知,他们在争什么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2023-11-05 07:19:27 来自 江苏
华为的承诺,自己不会造车的,任老说的!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87
国学书院 : 你信这个?当年还承诺不造手机呢。忘记了?
2023-11-06 02:37:33 来自 河北
删除 举报 评论 2
明明明晓晓晓 : 他没有造车啊车是被人造的
2023-11-06 01:15:50 来自 广东
删除 举报 评论 1
还有41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3-11-05 07:26:08 来自 山东
小鹏得红眼病了[旺柴]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15
股友n11326X595 回复 没用的美女12 : 鸵鸟
2023-11-05 18:58:34 来自 陕西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天涯浪子42 回复 没用的美女12 : 不组装你怎么岀来的?
2023-11-05 17:15:40 来自 广东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还有5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3-11-05 09:20:59 来自 江苏
东方财富骂华为的,100%都是套在别的票,没再华为概念股赚到钱的,嫉妒眼红。有人说华为手机贵,别人明码标记,你觉得贵可以不买啊,大把的人买,越有钱的人越喜欢买,难道别人比你傻,华为就是精神象征,为什么这样?因为华为这样的企业太少了,大家觉得解气,高兴,给华为赚钱心甘情愿,,中国人就应该支持自己的企业,自主创新的企业,,[大笑]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81
股友abR8RQ1585 回复 一骗繁荣 : 真有傻人!我服了,你是真的傻呀!
2023-11-06 08:21:25 来自 河北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A漫行 回复 一骗繁荣 : 小姐机
2023-11-06 07:05:27 来自 广西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还有12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3-11-05 08:58:31 来自 河南
华为要是真的懂造车我去吧文问界吃了[呲牙],就会吹牛逼,Nove11真坑人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50
有勇有谋之小新 : 你连它干什么都不知道,活该你亏钱
2023-11-05 23:21:56 来自 广东
删除 举报 评论 5
惊奇的齐文君 : 哈哈哈,我的赛力斯翻倍了,开心
2023-11-05 22:40:29 来自 四川
删除 举报 评论 1
还有4条回复, 点击查看全部
2023-11-05 11:06:02 来自 福建
华为就靠海军在各大平台疯狂打广告胡吹海吹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9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3-11-14 11:24:07 来自 北京
何小鹏打假,AEB露馅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3-11-14 07:38:27 来自 江苏
这回承认不?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3-11-09 13:17:50 来自 北京
再好的AEB,也需要装在制动盘上起作用------隆基机械,中国制动盘垄断企业!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3-11-07 19:40:26 来自 江苏
哪个车我也没买,不过,其实这么做的企业,蹭热度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只能靠这个吸引热度,距离关门也就不远了。小鹏是在向威马学习么?那个例子可不好!还是原来那句话,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不会容纳超过十个品牌,奔驰宝马奥迪,不会缺席,丰田本田不会缺席,美国有一个,国内品牌也就四到五家,混战初期可能有六七家还能够支撑一段时间。小鹏会是其中一家么?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3-11-07 11:29:18 来自 广东
这次的技术争议让我想起了苹果与华为的较量,国内科技企业间的竞争越激烈,我们消费者就越能受益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