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国内外锡市场延续“内强外弱”局面,沪锡月内先抑后扬、月末小幅收涨,但伦锡弱势下探,月度跌超4%。展望10月锡市,东海期货分析认为,虽然消费平淡和节后的累库给锡价带来压力,但随着锡矿短缺状况逐渐显现,锡价仍有可能走出震荡向上突破的行情。
2023年9月,沪锡价格走势整体处于每吨21.3万元至22.5万元的区间内震荡。“缅甸选厂复产后,存量原矿库存仍可保证短期内的选矿需求和锡精矿加工费出现了1500元/吨左右的上调,这两大因素共同给沪锡带来压力,前期上涨走势难以持续。”东海期货研究员杜扬、贾利军表示。
进入10月,供应端仍将成为锡价上行的有力支撑,而需求的平淡表现和短期的累库压力则仍将制约锡价走高。
具体分析来看,杜扬、贾利军认为,虽然9月锡精矿进口量仍然维持在高位,带来国内加工费的上调,且短期看缅甸选矿厂原料库存预计将有助于维持10月国内锡精矿进口的稳定。但中长期来看,缅甸矿山谈判、矿山员工返工签证难等问题预计将制约矿山的复产和远期供应,且该短缺情况或在10月下旬逐渐显现。
在精炼锡方面,国内锡锭产量在经历了8月因冶炼厂检修带来的大幅下降之后,随着冶炼厂的复产和短期锡精矿供应的稳定,9月精炼锡产量存在回升的可能,但随着矿端收紧的压力逐步显现,10月精炼锡产量能否保持稳定存在疑虑。
且在精炼锡进口方面,尽管近期内外锡库存呈现显著的差异化表现:伦锡库存升至三年半新高、沪锡库存则降至七个半月新低,但10月国庆长假影响下交易日减少,这也给锡锭进口带来冲击。
在杜扬、贾利军看来,8月国内锡锭进口环比下滑8.6%,主要是对当前锡进口比价回落至进口盈利附近波动的正常反应。但是,“在10月国庆长假的影响下,预计锡锭进口贸易商锁定比价的时间较短,预计锡锭进口量将环比9月下降。”
整体看,在产量维稳、进口可能减量,且锡精矿供应可能收紧的背景下,10月锡供应端存在收缩的可能。
但同时要看到的是,尽管锡前三大下游在旺季有望维持高位,但第四大下游——镀锡板需求潜在的回落可能,给10月锡需求带来冲击。
据杜扬、贾利军介绍,从锡四大主要下游来看,一方面,半导体新周期启动、叠加国内电子消费进入旺季,预计10月电子产品对锡焊料的消费将有所好转;同时得益于今年国内外同时向好的光伏政策,光伏焊料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态势。同时,铅酸蓄电池在10月旺季下预计对锡的需求维持在相对高位;在电石货源宽松、出口较好的情况下,叠加“金九银十”的地产旺季,PVC在10月的产量预计维持在相对高位。
但另一方面,占锡下游需求约7%的第四大下游——镀锡板,在淡季下消费存在走弱的可能。叠加国庆长假对锡下游生产的影响,整体预计10月锡下游需求或较9月环比回落。
供需相对变化,最终也将反应在库存上。“由于9月沪锡价格在相对的低位震荡,叠加中秋、国庆假期的备货需求,下游企业补库积极性较好,锡锭社会库存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去库,现货维持在小幅升水附近。”杜扬、贾利军预计,经过“十一”长假,社会库存、仓单量和企业库存将出现一定幅度的累库。
综合来看,展望10月,在假期外盘的影响下,叠加可能出现的累库,预计沪锡节后的价格将出现小幅回落。但由于锡精矿短缺的问题或逐渐显现,沪锡价格下方支撑较强、出现持续下挫的概率较低。不过,短期内,在锡精矿未明显短缺前,沪锡价格亦难以出现持续上涨,或仍以震荡为主,需警惕价格的向上突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