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金观平:融合央地优势携手共赢
2023年09月17日 05:49
来源: 经济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央地融合,优势互补、携手共赢,既是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举措,也为更多地区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路径。

  中央企业与地方携手,具备互利共赢的基础。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压舱石”,央企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相较于地方,在产业、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的积累与经验优势明显。而地方丰富的资源与市场空间,也是央企需要的。双方合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既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社会需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也能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发展、提振经济。

  央地合作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简单的地方吸引投资。地方政府更看重的,是央企对产业布局与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通过合作,逐步实现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性变革;通过打破企业边界,推进专业化整合,逐步将资源向优势企业、主业企业集中,实现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提升。过去那种“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为此,地方政府要有明确的产业规划,只有依托发展目标,才能匹配到更适合的“搭档”。央企也应在此过程中积极聚焦主业,扩大有效投资,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可见,央地“双向奔赴”的关键在于坚持市场化原则,找准合作契合点,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真正做到优势互补。

  合作领域也要不断拓展。除了在基建、能源等重点实体领域布局外,应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合作。可依托地方高校院所,建立完善央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业参与央企创新联合体,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推进央地企业在产、供、销等各环节有效衔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实现引入一家央企,就能带动一批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当然,再匹配的合作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央地合作不是“一合了之”。央地双方都要边合作、边优化,根据实践动态调整合作方式,找出最佳互利共赢的路子,从而产生“1+1>2”的效应。地方政府要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提供充足要素保障等方面靠前服务,以“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作风,吸引央企的长久青睐。例如,有地方定期开展“中央企业接待日”活动,加强央地信息沟通,为央企办实事、解难题,就是值得推广的做法。

  此外,要重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利用资本市场的多元化金融工具与服务,助力央地合作,纾解地方融资难题,推动各类资源向地方主攻产业集中,强化竞争优势。只有多措并举,方能形成央地合作长效机制,激发出央企与地方的更大活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融合央地优势携手共赢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