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国内外锡价延续7月末的回落态势,震荡下行,价格重心明显回落。截至8月31日,沪锡主力合约收于216420元/吨,较7月下跌6.77%,伦锡收于25165美元/吨,较7月下跌超11%。
随着“金九”传统旺季开启,锡价后期走势如何?对此,东海期货分析认为,受矿端供应持续偏紧支撑,叠加下游旺季补库、需求好转的影响,预计9月锡价将逐步企稳震荡并有望上行。
8月份,随着缅甸佤邦矿产禁采令正式生效,锡矿资源紧张的预期开始向现实过渡。但锡价却走出了“利多兑现”的行情。盘面数据显示,8月锡价整体震荡下挫。截至8月31日,沪锡主力合约收盘价为216590元,月度跌幅为7.12%;伦锡3M合约收盘价为25440美元,月度跌幅为11.41%。在东海期货杜扬、贾利军看来,围绕缅甸佤邦禁采令的预期变化,主导了锡价的波动。
展望9月,需求端,锡下游将迎来“金九”旺季,这给锡市奠定了积极的基调。杜扬、贾利军具体介绍说,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背景下,叠加半导体新周期启动、国内电子消费进入旺季,预计9-10月电子产品对锡焊料的消费将有所好转;光伏对锡焊料的需求预计保持强劲势头;铅酸蓄电池、镀锡板在9月旺季下预计对锡的需求环比增加。但是部分PVC生产商预计在9月份检修、产量环比下降,预计对锡的消费形成拖累。“总体而言,9月锡下游需求或较8月环比改善。”杜扬、贾利军认为,但是由于下游企业在8月沪锡价格下跌后进行了集中补库,故9月的采购积极性预计有所回落。
再看供应端,虽然有关缅甸采矿禁令的锡价影响有所反复,但在进口锡矿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国内锡矿供应则将承担起更多的“增量责任”。杜扬、贾利军表示,2023年6月,国内锡精矿产量为5733吨,同比下降9.92%,环比增加2.85%。国内锡精矿产量增量主要来自于银漫矿业技改,其在7月10日复产后,三、四季度产量预计达到4859吨。而在进口锡矿方面,通过对矿商的了解,8月由缅甸进口至国内的锡精矿预计仍可达到2-3万吨,选厂对存量原矿的加工、锡精矿的报关进口并未受到影响。但9月以后,一方面从短期看,缅甸佤邦当地选矿厂的复产将有利于稳定近期国内锡精矿的进口,但由于矿山复产时间尚未确定,选矿厂的原矿存量库存大小将成为进口持续时间的制约因素,预计选厂原矿库存可维持至今年10月中下旬。另一方面,缅甸佤邦停矿后,矿山开采的后续谈判预计仍将持续数月,加上其他因素影响,预计谈判结束后的矿山复工的节奏相对缓慢。
这意味着,短期锡精矿的供应压力仍相对有限。且“锡焊料的旺季消费带动下,废锡供应情况预计边际改善。”杜扬、贾利军表示,这一背景下,由于国内检修的炼厂在8月下旬已经复产,叠加锡锭进口窗口再度打开,9月锡锭的国内产量、进口量预计较8月环比增加。
不过精炼锡供应的边际增加不一定能够带来库存的修复。“在锡锭全产业链货源偏紧的情况下,社会库存、仓单量和企业库存在消费旺季下或延续去库走势。”杜扬、贾利军说,且看海外市场,在当前进口窗口打开、锡锭进口量预计增加的情况下,伦锡的累库走势或也将转为去库。
综合来看,东海期货认为,当前沪锡价格走势的支配逻辑仍在于锡精矿的供应,叠加锡锭可流通货量偏紧,下游逢低补库的意愿较强,沪锡价格大幅做空的难度较大;但缅甸选厂复产预计将稳定9-10月的锡精矿进口,短期内沪锡价格冲高压力亦不容忽视。综合分析,预计短期内沪锡价格以震荡为主,但随着矿端矛盾的不断凸显,沪锡价格或突破震荡区间后上行。市场主要的风险点在于缅甸矿山复产速度超预期和选矿厂原料库存量及复产时间超预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