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在宁夏 看古今相续的丝路故事
2023年08月04日 21:39
来源: 新华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美誉,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时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记者近日随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采访车队,探寻宁夏和古丝绸之路的联结所在。

  2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卫市,参观了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骄阳当头,站在高高的沙丘上望去,沙地披上一张巨型草方格外衣,连绵不断的绿意有效地固定住了流动的黄沙。

  固沙并非一日之功。时光无言,巨型的绿网见证了人与严峻环境旷日持久的角力。

  上世纪50年代,宁夏创造性使用草方格固定沙丘法,避免我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沙漠段被流沙掩埋,确保该段铁路几十年来安然无恙。

  近些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共建国家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治沙交流合作。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副研究员杨昊天说,沙坡头沙漠试验站通过长期生态学监测研究证实,在中国北方沙区通过人工植被建设实现区域生态恢复是可行的,这为全球干旱区沙害治理提供了范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发展,沙漠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希望沙坡头模式能够在各国治沙实践中发挥作用,让中国经验为饱受沙尘肆虐的人民送去信心,送去福祉。”他说。

  离开中卫,记者随车队行驶200余公里,开往银川,探访更多的丝路印迹。

  文物是过往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地处中国西北的宁夏与古丝绸之路有怎样深厚的关联?宁夏博物馆中陈列的一件件精美文物,给出了无声的答案。

  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以后,一条始于长安、经河西走廊、穿越天山南北、横跨中亚、直达波斯和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实现了空前繁盛。宁夏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必经之地,贡使、商贾、僧侣等大都经过此地进入中原王朝,因此留存有大量中西交流的遗迹遗物。

  “宁夏境内考古发现的国宝级文物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石刻胡旋舞墓门等文物珍品,是丝路古道上文化交流交融的见证,为研究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印证了宁夏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宁夏博物馆馆长王效军说。

  看完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我们走近生长在广阔大地上的现实风物。

  3日下午,记者来到宁夏蓝赛酒庄。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是宁夏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名片。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宁夏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产品走出国门、享誉世界,葡萄酒产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入选中国首批100个地理标志产品。搭乘“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宁夏葡萄酒便捷地走进欧洲千家万户。

  “葡萄酒是一种世界的语言。”宁夏蓝赛酒庄负责人余晓佳说,葡萄酒是文化,是经济,也是交流。这些年,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宁夏葡萄酒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去”,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创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是千年前的边塞诗行,更是中华文明进取包容的佐证。丝路史诗生生不息、源源不断。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文章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91
原标题:记者手记:在宁夏,看古今相续的丝路故事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