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二次转型的紧迫性大于其他国家,主要原因是‘未富先老’。2021年,我国就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估计到2030年将成为超老龄化国家。这可能意味着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会因此而下降。因此,中国经济的二次转型,既有迫切性,又是问题导向,即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扩大消费。”7月4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董李迅雷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2023上财宏观论坛”上指出。
李迅雷进一步表示,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退休人口将大幅增加,经济的增速总体呈现下行趋势;房地产周期大拐点可能已经出现,基建投资面临回报率下降问题,地方债务压力明显,土地财政将难以延续,中国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在李迅雷看来,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是二次转型的重要内容。他指出,坚持“房住不炒”至关重要,据麦肯锡估算,中国的全社会净资产从2000年的约7万亿美元飙升至2020年的120万亿美元,总量是20年前的17倍多。同期,美国只增长1倍多,达到90万亿美元。我国的资产增长如此之快,与房地产的大扩容密不可分。如今,房地产长周期上行阶段的结束,意味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即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
“从数据来看,自2019年以后,地方债同比增长在15%以上,我们实际GDP大概是5%左右,也就是说,地方债务增长是实际GDP增长的3倍。这种增长模式已经构成了地方债务压力比较大的问题。”李迅雷指出。
李迅雷也指出,二次转型的难点是债务和结构问题、内循环缺陷。一方面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需向消费转型,但长期以来,我国基本是支出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消费是慢变量且内生动能不足,转型面临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地方债占比过高,这会削减强刺激政策的效果。
李迅雷建议,要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开放,积极发挥中央政府和国企稳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东亚模式的优势并坚定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自信,坚持推进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