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加持 “机器人+”时代加速到来
2023年05月19日 08:20
作者:李兴彩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走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程机械企业如何借力机器人来武装自己?5月17日至18日在芜湖举办的“2023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九届恰佩克颁奖仪式”上,来自工程机械、医疗、机器人等行业的嘉宾齐聚一堂,畅聊在ChatGPT和通用人工智能(AI)加持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遇,并认为机器人未来将与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简称“双千”)“共舞”。

  展望未来,多位嘉宾认为,随着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机器人将替代人类参与更多劳动,机器人使用与人类就业会达到更良性的平衡;在“双千”应用的催化下,国产机器人和机器人零部件产业将由成本定价进入产品和品牌定价的新阶段。

  赶上“双千”应用风口 “机器人+”应用前景广

  “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我们的会员企业亟需机器人来帮忙。”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祁俊在会上表示,中国工程机械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就在于产品可靠性,大力提升机器人产品的可靠性等品质,能推动行业更快步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多位嘉宾提出,随着机器人更快进入到“双千”,“机器人+”时代行将到来。

  “工程机械需要柔性生产,机器人作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在演讲中举例,某行业头部公司原有19000台设备还不够用,采用机器人、上云等智能化改造后,现有设备数量降到11000台。

  王金星认为,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智能制造;二是产品本身智能化;三是运维服务智能化。在智能制造环节,物料的切割、折弯、焊接、搬运、装配、喷涂等都在逐步向“机器人代替人”方向发展。

  工程机械对机器人的需求量是怎样的?据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工程负责人方羽介绍,以2万台挖掘机智能工程为例,需要下料、焊接、加工、涂装、装配等关节机器人的数量合计为100台至150台。目前,三一重工柳工等头部工程机械公司已经大力实践“机器人+”。

  “把一毫米的小机器人放入猪的血管,通过外部磁场控制,38秒即可疏通血栓。”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在主题演讲中展示了他的最新研究。

  作为服务机器人的一大品类,医疗机器人前景被广泛看好。孙立宁援引一组数据:2021年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约8亿至10亿美元,到2026年将达到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

  大模型加持机器人更智能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如何与机器人结合?这也成为本次论坛的热议话题。

  “多模态大模型与通用机器人平台进行物理交互,再加上场景支持和数据反馈调优,这可能是大模型与机器人结合的发展路径。”在主题演讲中,优必选副总裁付春江表示。

  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中的领先企业,优必选已提交港股上市申请。而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的马斯克最近也表示,未来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人形机器人,这个市场将会超过电动车的需求,可能是百亿美元级别。

  在近日举行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称,特斯拉已经试图打通电动汽车的辅助驾驶软件(FSD)系统和人形机器人的底层模块。“擎天柱”(Optimus)未来将能够在特斯拉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和计算机上运行。

  对于通用AI与人形机器人的相互关系,付春江认为,从人形机器人对通用AI意义的角度,人形机器人赋予通用AI物理实体,使其成为超文本的存在,具备与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从而产生劳动价值和情感价值,帮助通用AI感知理解物理定律,使其更符合人类心智和交互自然。

  在付春江看来,通用AI对人形机器人的作用,体现在算法、技术、应用、产业等四个层面。比如应用层面,通用AI和ChatGPT控制的机器人成为私人助手、家庭陪伴服务机器人、快递物流机器人等。

  “我认为未来10年内,每家都应该拥有一个搭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来帮助完成做饭、叠衣服等家务。”配天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索利洋表示。

  芜湖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助力企业挂牌上市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始终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省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经过10年努力,芜湖机器人产业已集聚上下游企业220家,其中规上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98家,上市企业有埃夫特、瑞鹄模具等3家,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城市产业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八。截至2022年,安徽全省机器人产业营收470亿元。

  据悉,总规模135亿元的安徽省高端装备制造母基金落户芜湖,首支规模50亿元的芜湖机器人专项子基金正在筹建中。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用平台和生态的思维做乘法,通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制造,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宁波表示,芜湖市力争到2025年,集聚规上机器人企业超过150家,集聚区产值突破500亿元,朝着千亿集群迈进。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程英春则表示,下一步,安徽将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出台机器人产业“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前伸后延和龙头企业增产扩产;着力培养一批优质企业挂牌上市,着力推动科技创新。

  据了解,围绕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优势领域和薄弱短缺的环节,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联合重点市、龙头企业共研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发挥好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哈工大智能院等创新平台,推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培育一批机器人行业“单打冠军”。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责任编辑:6
原标题:大模型加持 “机器人+”时代加速到来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