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央行: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2、住建部部长倪虹: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3、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指出,2023年要更好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4、国家药监局: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营造雨林型医药创新生态,加快新药好药上市,促进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上市,释放化妆品审评审批改革红利,激发区域医药创新活力。
5、硅业分会: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下跌。M6单晶硅片(166mm/155μm)价格区间在3.2-3.5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3.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0.5%;M10单晶硅片(182mm /150μm)价格区间在3.6-3.8元/片,成交均价降至3.74元/片,周环比跌幅17.4%;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价格区间在4.75-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4.9元/片,周环比跌幅25.3%。硅片龙头隆基绿能和TCL中环都在去年12月下旬更新硅片价格,整体降幅分别高达27%、23%。业内表示,硅片价格下跌的原因,是上游供给端的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和季节性需求减少等多重因素导致的。
外交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谭德塞言论时表示,中国的疫情形势是可控的,各国的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当借机搞政治操弄,不应对中国采取歧视性的做法,不应影响国家间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自2023年1月8日起,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自香港入境人员凭行前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将检测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自澳门入境人员,如7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月8日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首阶段将开放7个出入境口岸,深圳湾文锦渡等陆路口岸将于8日重开。为确保市民安全、有序及顺畅地“通关”,陆路口岸将设人数限制,每日约有5万人可经陆路口岸从香港前往内地。为方便及保障身处内地的港人回港及在港内地人士返回内地,相关人士将不占用“通关”名额。
证券日报:截至1月4日,已有18个省份及计划单列市披露了地方债发行信息,2023年一季度计划发行规模合计超过1.2万亿元。业内表示,地方债投资项目从规划立项到最终落地实施需要时间周期,今年地方债发行快速启动充分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国中免、海南免税、中免日上、中出服免税、中侨免税、王府井、深圳免税、珠海免税、海旅免税、海控免税10家免税企业开展行政指导。免税企业向境内消费者销售已进口的商品,适用境内法律,应当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项规定,“免税不免责”。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四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的通报》,通报了2022年偿付能力真实性检查中发现浙商财险、安诚财险、人保寿险、友邦人寿等4家保险公司存在的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
文旅部: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精准做好行业疫情防控工作,适时推出新的助企纾困、行业振兴、消费促进等举措,提升行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上海发改委:网传消息“上海电费涨价”不实。目前,国家和上海都未调整居民电价水平,上海市居民用户继续执行2012年颁布实施的居民目录电价。
澎湃新闻:随着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一些万亿GDP城市2022年经济“成绩单”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出炉。在已公布2023年增长目标的万亿GDP城市中,GDP增速目标大多较2022年目标有所下调,但都高于2022年实际GDP增速;同时,扩内需、促消费成为多地政府2023年首要任务。
武汉市:2023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2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总量达到1.9万亿元左右。
日本央行:2022年12月长期国债的购买额达到16.1809万亿日元。全年购买额达到111.0607万亿日元,创引进长短期利率操作的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由于美欧加息和日银调整政策的预期,国债遭到抛售,旨在抑制利率上升的国债买入增加。
德国智库:全球通货膨胀率将逐步下降。其中,今年的通胀率将达到7.1%,明年将达到5.8%,2026年则仅为4.5%。
美国:12月ADP就业人数增加23.5万人,预估为增加15万人,前值为增加12.7万人。
交通发布:机票燃油费1月5日正式下调,调整后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成年旅客收取燃油附加费80元,800公里及以下航段每位成年人收取燃油附加费40元,较之前分别下降40元和20元。下调首日凌晨至1点,同程旅行平台机票搜索量较前一日增长5倍,机票预订量翻倍,除夕前三天机票热度最高。
国家电网:2022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工110(66)千伏至750千伏工程4.21万千米、2.94亿千伏安,完成年度计划的100.7%;投产4.47万千米、2.86亿千伏安,完成年度计划的103.3%,超额完成开工、投产计划,圆满完成年度电网建设任务。
民航局:修订发布了《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十版)》。本次修订继续保留了航班运行保障、从业人员管理和旅客服务保障等方面行之有效的常态化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或取消了不适应当前形势、影响运行保障的措施要求。
乘联会:预估12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73万辆,有希望创出乘用车厂商销量历史新高,环比11月约增长0.4%,同比2021年12月增长约45%。全年预估新能源批发在649万辆,较2021年的331万辆,同比增96%。
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下称汉诺医疗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注册申请。作为国产首个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上述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国产产品的上市对于满足临床急需,保障新冠疫情重症患者治疗,确保疫情防控“保健康、防重症”目标落实,将发挥重要作用。
央视新闻: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现场谈判正式开始。此次谈判的药品涉及肿瘤、罕见病、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等上百种临床用药。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经连续4年进行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累计纳入507个新药好药,调出391个疗效不确切药品,现行版医保目录药品总数增至2860种,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澎湃新闻:布洛芬、对乙酷氨基酚“一药难求”局面正得到缓解。多个电商平台表示,随着上游药企产能扩大和供应链环节更加顺畅以及用户需求回落,此前紧俏的退烧药供应正趋于稳定。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以及制药企业也表示,订单充足,正全力生产。
交科院周健:预计2023年春运客运量达17亿人次左右,创近四年来新高,较2022年春运增长60%左右。2023年春运期间铁路民航客运量将呈现更快恢复势头,占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比重有望大幅提高。
证券日报:为期40天的春运1月7日即将启动。今年春节,旅客出行热情提高,带动机票价格上涨。1月20日部分直飞航线机票价格涨至全价,一些航线仅有少量余票。业内表示,春运行情的景气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市航司全年的业绩情况。今年春运期间,国内航线有可能恢复至2019年水平。
携程:截至1月5日,兔年春节7天海外旅游订单较去年春节激增540%;订单平均花费同比提升32%。前十名出境游目的地分别是:澳大利亚、泰国、日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英国、中国澳门和印度尼西亚。其中,澳大利亚墨尔本春节订单同比增长超50倍,泰国曼谷增长超10倍。
去哪儿:春运期间(1月7日-2月15日)机票预订量逐日增长,单日涨幅超过二成。热门目的地为成都、北京、海口、昆明、上海等。截至1月5日14点,平台上春运期间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864元。从出发时间来看,1月7日至11日机票平均支付价格处于低位。
IDC:2022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74.6亿元,占AI软件整体市场的16.5%,较2021年呈上升趋势。人工智能整体市场受到技术的突破的影响格局变化较大,但AI公有云服务厂商市场格局相对稳定,百度智能云、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位列前四位。
界面新闻:海南航空发布公告称,自1月12日00:00起,海南航空执飞的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不再分流,将按照航班计划直接落地北京。国航内部人士表示,上述政策适用于所有航空公司,执行时间均从1月12日零时起。这也意味着,实施近三年的北京入境航班分流措施正式宣告结束。
财联社:海外禽流感疫情爆发,推动蛋价快速上涨,美国鸡蛋以近50%的涨幅成为同期杂货品类中年度涨幅最大产品。国内方面,因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节前蛋价弱势跌破5元区间。不过,随着需求恢复,鸡蛋价格正在逐步回暖。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在产蛋鸡存栏仍或不及正常年度水平,供需均有利多支撑,预计2023年鸡蛋年均价将同比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近日包括华大基因CEO尹烨在内的业内人士经药物成分检测,指出有“绿盒”仿制药Primovir涉嫌造假。对此,涉事印度药企Astrica相关负责人证实,此事系代工厂太贪婪,生产了不含奈玛特韦原料药的无效Primovir药品。
中证报:1月1日起,北京市、上海市等10个省(市)正式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四家养老保险公司获得首批试点资格。目前部分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已经开通购买通道。业内认为,在养老金融市场中,保险行业需找准自身定位。从长期来看,商业养老金试点创新将补充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有望为资本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中国基金报:1月5日,索尼在CES 2023发布会中正式发布其头显设备PS VR2,该设备将于2月底上市。近日,被苹果寄予厚望的VR头显设备最新细节也曝光,市场预计苹果将会在明年下半年正式推出这款VR头显设备。两大巨头VR头显产品接连面世,也令国内光学赛道迎来久违的热闹。
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2022年前11个月,泰国大米出口量为691万吨,有望成为世界大米出口第二大国。同期印度出口大米达1825万吨,为世界大米出口第一大国。越南大米出口量为667万吨,位居世界第三。
央视新闻:受世界范围内芯片供应不足以及新冠疫情影响,日本2022年新车销量为4201321辆,较2021年减少5%,为4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1财经:近期各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据会议公开信息,截止到1月5日,江苏、河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陕西、江西、重庆、辽宁等17个省市,围绕住房消费、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住房保障和房地产改革等方面,对2023年房地产工作进行部署。
深圳住建局:印发《深圳市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的工作方案》。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指存在抵押的房产,在不提前还清贷款的情况下,办理过户、重新抵押并发放新的贷款,实现用购房款还旧贷款(使用买方的购房资金来偿还卖方的银行贷款)。在二手房“带押过户”过程中,通过推行“顺位抵押”、二手房转移及抵押“双预告登记”等多种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二手房交易更加高效、便捷。
中证报:元旦假期以来,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均出现复苏迹象。业内称,北京二手房成交开始活跃了,成交速度变快、成交量放大,元旦假期期间成交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
上海证券报: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内,东莞累计成交933套新房,周成交量环比涨幅950%。专家表示,东莞楼市的复苏,及时体现了东莞相关放松政策的有效性,对全国其他城市也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财联社:2022年12月郑州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1392万平方米,库存量同比增长17%,消化周期长达55.8个月。分析师表示,郑州目前市场交易量大概只有以往正常值二成的水平。综合现在多方面情况,郑州去库存周期明显拉长,消化完库存需要四年多时间。
融创中国:2022年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693.3亿元,同比降71.65%;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1284.7万平方米。其中,2022年12月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82.3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66.4万平方米。
贝莱德:已暂停35亿英镑英国房地产基金投资者的撤资请求,凸显出该行业在市场动荡时面临的挑战。基金包括几个养老金计划,在数月的市场波动导致他们过度持有难以出售的资产后,这些养老金计划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将投资组合转向流动资产。
立讯精密:公司近日关注到有中国台湾地区的媒体报道“苹果公司要求供应商减产,立讯精密受创最大”一事。目前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均正常开展,业务正有序依照工作计划正常推进,报道中提及的公司相关业务不存在特殊变化和影响。
比亚迪:1月5日下午,在比亚迪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上,诞生了首个百万级国产汽车高端品牌仰望。董事长王传福亲自驾驶仰望汽车入场,首款车型命名“U8”,定位百万级硬派越野SUV。
新华制药:公司之全资子公司新华制药(高密)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布洛芬混悬液《药品注册证书》。
振华新材: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2亿元到13亿元,同比增加195.70%到215.09%。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下游客户对公司三元正极材料产品需求旺盛。
康希诺:公司与下属公司康希诺(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CS-2034在一项评估序贯加强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数据。
中国联通:2022年12月13日,公司董事会宣布批准联通运营公司和铁塔公司签署商务定价协议及服务协议,商务定价协议及服务协议的重要条款已达成一致并最终确定,联通运营公司可从铁塔公司租赁资产和接受服务,包括塔类产品、室内分布系统产品、传输产品及服务产品相关服务。商务定价协议和服务协议的有效期为5年,自2023年1月1日开始并将于2027年12月31日结束。
金禾实业: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后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本次拟以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拟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不超过50元/股。
云天化:预计2022年净利润58亿元-61亿元,同比增加59.26%-67.49%,全年公司化肥、聚甲醛、饲钙、黄磷等主要产品同比实现较好盈利。
牧原股份:2022年12月销售生猪602.7万头,销售收入131.75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8.61元/公斤,环比下降20.23%。2022年,销售生猪6120.1万头。截至2022年12月底,能繁母猪存栏为281.5万头。
温氏股份:2022年12月销售肉猪187.32万头,收入42.90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8.80元/公斤。2022年销售肉猪1790.86万头,收入410.55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9.05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35.49%、51.26%、9.55%。
通用汽车:2022年美国销量增长2.5%至274万辆,因能从今年早些时候零部件短缺导致的工厂停工中恢复过来。还比丰田的销量多出约165630辆,重新成为美国汽车销量的冠军。
现代汽车:2022年12月销量为72058辆,同比增长40%,为历史同期新高;2022年第四季度销量为195967辆,同比增长29%;2022年全年销量为724265辆,同比微降2%。
特斯拉:2022年,上海超级工厂全年交付超71万辆,同比增长48%;仅Model Y一款车型,就已交付超45万辆,几乎追平特斯拉中国2021年48万辆的交付成绩。
亚马逊:计划裁撤1.8万个岗位,有多个团队受到影响,包括电商与人力资源、体验和技术(PXT)等相关部门。新一轮裁员规划之快以及规模之大,均远超原先预期,也是迄今为止大型科技公司公布的最大规模裁员。
沪深股市:1月5日,沪指涨1.01%,报3155.22点,深成指涨2.13%,报11332.01点,创业板指涨2.76%,报2399.46点。酿酒、电池、光伏板块强势领涨,商业百货、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
沪深港通: 1月5日,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27.53亿元。五粮液、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分别净买入15.32亿元、14.02亿元、7.73亿元。中国联通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0.89亿元。
龙虎榜:1月5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歌尔股份,金额为8.2亿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18股,其中10股被机构净买入,歌尔股份被买入最多,为2.38亿元。另外8股被机构净卖出,海信家电被卖出最多,三日净卖出1.28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月4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447.2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1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505.3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31亿元;融券余额为941.9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4.49亿元。
证券时报网:近期虽然成交回暖,但价没有持续突破,说明还是在延续近期A股市场量价背离的主要问题。从空间角度判断,以上证指数为例,3150-3200点区域是一个重压力区,那么当下指数的反弹,更类似于对此前反弹高点的确认,因此在现阶段指数反弹过程中控制仓位才是相对正确的选择。
财联社:1月5日,在板块龙头股“宁王”的带动下,锂电赛道热度再起。目前,锂电上游材料价格持续回落,有分析指出,此前受原材料成本压制的锂电制造商利润空间有望继续恢复。
第一财经:近日有消息称,证监会对核准制下的主板申报做出行业限制,明确“红灯行业”如食品、防疫、白酒等不能申报,“黄灯行业”包括家装、电器等头部企业才可申报。有投行人士表示,对部分行业的针对性指导此前已存在,例如白酒、宗教类等;部分行业限制则为近期新增,例如针对部分防疫类企业的IPO。
上海证券报:研报显示,1月的仓位和配置选择对公募全年最终排名的影响较大,预计基金经理开年将密集抢先布局“胜负手”。从最新持仓情况来看,中小市值公司成为重点加仓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2023年宏观经济有望企稳回升,当前A股估值具有较强吸引力,后续较为看好高端制造、消费、医药等具有长期成长性的领域。
上海证券报:数据显示,港股通互联网ETF、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数ETF等多只港股ETF年初持续获得资金净申购。目前港股通标的中有113只个股的南向资金持股比例已经超过20%。在多位基金经理看来,2023年港股面临战略性机会。
券商中国:从多家百亿级私募机构调研情况来看,尽管市场仍有分歧,但已形成部分共识,即疫情之后,消费复苏增长较为明确,对于今年上半年行情有积极作用。而在配置方向上,普遍青睐低估值板块,家电、基建、港股等成为配置重点方向。
中证报:新年伊始,多家*ST公司打响“保壳”大战,债务豁免和大股东捐赠成为重要手段。对此,深交所向*ST银河、*ST宜康,上交所向*ST中昌下发问询函。业内认为,上市公司如果纯粹是为了“保壳”施展财技,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上市公司地位并没有实质或者持续的改善,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
中金公司:在中国稀土大集团第二轮整合深入推进之际,国内稀土供应格局持续优化,海外稀土开发总体进度缓慢,“万物电驱”时代背景下,需求高速增长有望驱动稀土供需延续偏紧格局。稀土价格的政策底已明确,2023年国内稀土指标增速或将放缓,在需求有望迎来全面复苏的背景下,稀土价格上行通道已开启。
华金证券:单晶硅片价格战开启之后,主流规格价格进入“加速下跌”区间,以硅片龙头大厂为代表的硅片价格下跌速率发生“逐日更新”而且下跌幅度超前,硅片环节价格踩踏严重,竞争激烈。但是即使在硅片价格大幅、快速下杀的市场环境下,当前硅片环节仍然面临自身异常库存水平堆高不下和稼动被迫因需求不足而下降的闲境,春节假期来临之前恐将继续处于秩序混乱中。此外电池片环节削价持续上演。展望后势,在稼动水平维持下预期价格在1月将有比较陡的跌势,随着需求的起量与硅片减产作用下价格跌幅收窄下才会出现缓坡。
财信证券:下游需求启动,供给瓶颈突破,新技术发展拐点已至。随着硅料价格下降趋势的启动,预计2023年国内外光伏成本同步下降,组件价格触及1.8元/w后启动全球光伏市场新需求。2023年国内新增装机量将接近100GW,全球新增装机量有望超过300GW.金刚线环节受益硅片产出增长,2023年需求量为2.63亿公里,同比增幅50%,钨丝母线产能2023年投放,推动材料变革。逆变器及储能受益于地面电站装机量回暖,组件降价后的经济空间扩容,叠加充沛的项目招标量,2023年将持续高增。N型电池技术路线迈入量产阶段,推动新设备新技术需求。N型电池银浆单耗高,电镀铜金属化技术大幅降低银浆使用量,打开降本新格局。
中信证券:展望2023年,通过硅料价格下行来实现组件价格以及装机成本下行,从而带来的量增逻辑非常明确,因硅料价格下跌而出现的利润缺口将顺着产业链向下游传导。建议关注同时受益于量增逻辑以及N型电池技术迭代过程带来偏紧供需结构的三个光伏材料环节。1)焊带,受益SMBB及低温产品放量。2)POE胶膜,建议关注粒子保供能力强的POE胶膜龙头。3)银浆,建议关注在N型浆料技术上布局领先的公司。

美股:道指收跌1.02%,报32930.08点;纳指收跌1.47%,报10305.24点;标普500指数收跌1.16%,报3808.10点。
欧股: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38%,报14436.31点。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22%,报6761.50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64%,报7633.45点。
亚太股市:1月5日,恒生指数收盘涨1.25%,报21052.17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51%,报4494.22点。日经225指数收涨0.40%,报25820.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涨0.47%,报2266.56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03:00收报6.8820元,较周三夜盘收盘上涨146点。
黄金: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跌0.99%,报1840.60美元/盎司。
原油:WTI 2月原油期货收涨1.14%,报73.67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涨1.09%,报78.69美元/桶。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30点或2.6%,至1146点,触及近四个月低点。
央视新闻:因薪酬、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诉求长期未得到解决,英国铁路工人本周再次进行罢工,英国铁路系统将再次面临几乎瘫痪的状态。本轮参与罢工的工人超过4万名,英国有近五分之四的铁路服务停摆,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大部分地区铁路服务瘫痪。
比利时:2022年全年通货膨胀率为9.25%,系1976年以来新高,主要受能源危机影响导致的能源价格、食品价格上涨。2022年12月通胀率依然高位运行,达到10.35%。
泰国:12月CPI同比上涨5.89%,核心CPI指数同比上涨3.23%,预期3.28%。2022年,总体CPI上涨6.08%,创24年来新高。
财联社:美联储布拉德表示,强劲的就业市场意味对抗通胀的好时机已经到来;下一次美联储政策会议上究竟加息25个还是50个基点将由之后更多的经济数据来决定;赞成前置加息;自2022年秋季以来,美国实现软着陆的希望有所增加。
财联社:欧洲央行管委Villeroy表示,欧洲央行将目标定在到夏季达到利率峰值,现在就决定利率峰值的水平还为时过早;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取决于包括核心通胀在内的经济数据,不要执着于机械式的加息;欧元区经济活动比原先料想的更具韧性;法国通胀放缓“鼓舞人心”,但还不够。
新华社: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指示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要求俄军从莫斯科时间6日12时至7日24时沿俄乌两军接触线实施停火。1月7日是东正教圣诞节。俄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5日早些时候呼吁冲突各方在节日期间停火。
IMF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美国通胀“尚未好转”,美联储现在宣布在抗击通胀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还为时过早。对美联储的建议是今年一定要将加息坚持到底,支持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至5%左右,并在今年全年保持在这一水平。
共同社:日本六大车商4日公布的2022年在美国的新车销量总计为4,758,614辆,较2021年减少17.9%。受半导体不足限制新车供应的影响,所有公司的销量均低于2021年。从全体车商来看,美国通用汽车夺回销量首位,2021年首次跃居第一的丰田汽车排名下滑。
基金评级公司晨星:50家在特斯拉投入较大资本的基金,去年平均录得42.1%的亏损,远高于美国股票基金17%的平均跌幅。60亿美元规模的Baron Partners Retail基金,其52%的资产为特斯拉股票,为美国共同基金中押注特斯拉最狠的一只,然而去年该基金的业绩表现却是亏损近43%。
央行:1月5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1月5日有153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和2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3560亿元。
国债期货:1月5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0.435,跌0.07%;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1.150,跌0.03%;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0.945,跌0.02%。
活跃债券:1月5日,截至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8325%,上行1.75BP;10年国开活跃券报2.9500%,上行1.00BP。
Shibor:1月5日,隔夜shibor报0.5740%,下跌42.9个基点;7天shibor报1.3880%,下跌19.4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3520%,下跌2.8个基点。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