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期货上市脚步渐近。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告称,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开展工业硅期货和期权交易。这意味着,广期所首个品种上市的脚步越来越近。
据了解,工业硅是光伏、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原料。作为多晶硅上游环节,工业硅近年来价格波动较大。在此背景下,随着工业硅期货和期权交易开启,上下游企业可通过套期保值锁定利润并稳定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国内形成工业硅定价中心,增强工业硅国际定价话语权。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督促广期所扎实做好工业硅期货和期权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工业硅下游产业潜力大
工业硅又名金属硅、结晶硅,作为硅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硅是生产有机硅、多晶硅以及铝合金的重要原材料。
据广期所介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生产与消费国。2021年,我国工业硅产能499万吨,产量321万吨,分别占全球工业硅产能和产量的79%和78%;工业硅消费量313.2万吨(含出口),其中,国内消费量235.8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6%。按照2021年均价计算,我国工业硅市场规模约644亿元。在能源转型以及“双碳”目标的影响下,预计2025年我国工业硅的需求量将达到480万吨,市场规模将近千亿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工业硅下游产业为多晶硅、有机硅和铝合金等,均为朝阳产业,潜力巨大。一方面,多晶硅是光伏组件的主要原料,随着我国“双碳”目标逐步推进,光伏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至2025年多晶硅领域消费工业硅的数量将超过190万吨,占国内工业硅消费量的41%,成为工业硅最大消费领域。另一方面,有机硅是工业硅目前最大的消费用途,未来仍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多数有机硅材料与石油基材料用途类似,如硅油、硅胶、硅树脂等,很多有机硅材料的性能更加优异,且产生更少的碳排放。上市工业硅期货,将有助于巩固我国光伏等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构建新能源、绿色环保等新增长引擎。
助力完善贸易定价模式
作为广期所首个品种和国内首个新能源金属品种,工业硅期货、期权的推出,对于助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完善工业硅价格形成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工业硅价格影响因素众多,波动幅度近些年有所扩大。不仅行业供需基本面会对工业硅价格产生影响,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突发事件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业硅的价格波动。统计显示,2017年至2021年,工业硅现货市场价格年化波动率分别为10.31%、5.66%、5.50%、7.70%以及49.64%。
面对近年来不断扩大的价格波动,众多产业企业对上市工业硅期货、利用期货工具定价和管理风险的诉求愈发强烈。
在此背景下,广期所推出工业硅期货和期权,有助于缓解当前硅能源行业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稳定和改善工业硅供给,推动工业硅生产企业资产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助力行业健康发展。目前,工业硅现货贸易以长协模式为主,期货品种上市将有利于完善贸易定价模式,增强产业链韧性,巩固我国全球最大工业硅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的龙头地位,形成反映我国产业体量的工业硅国际贸易的“中国价格”。
实际上,早在11月11日,广期所就发布公告,对工业硅期货和工业硅期权的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当时的征求意见稿,工业硅期货的交易代码为SI,交易单位为5吨/手,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合约月份为1至12月。
与广期所服务绿色发展定位相符
作为我国第五家期货交易所,广期所于2021年4月19日挂牌成立,以服务绿色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为宗旨,着力打造创新型、市场化、国际化综合性交易所。
工业硅是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最基础的功能性材料,是硅产品产业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上游产品。工业硅属于绿色低碳品种,符合广期所服务绿色发展的定位。近日,广期所副总经理冷冰在第十三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上表示,工业硅期货将体现广期所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和建设绿色、创新型交易所的初衷,稳定和改善工业硅供给,完善国际贸易定价模式,增强产业链韧性。
东证期货衍生品研究院产业分析师吴奇翀表示,对于光伏产业供应链企业来说,工业硅期货上市可以给市场提供价格方面的信号,企业可以通过对期货价格的预判,制定对应的生产经营计划,或者调整安排生产与销售。此外,工业硅期货可以助力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实现价格风险的规避。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