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9月5日至9月9日),国内债券市场以调整为主,现券收益率小幅上行,期债回调明显。期间人民银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周三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现下行压力,周五公布的8月CPI同比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社融数据有所改善。债市对利好表现钝化,显示交投心态仍较谨慎,市场短期关注点转向MLF续做情况。
中债估值数据显示,9月9日,SKY_3M报1.46%,SKY_10Y为2.64%,均较此前一周(9月2日)上行2BP.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持平2.08%。
行情回顾
周初头两个交易日,资金面在月初的充裕供给下维持宽松,债市期现货延续向好态势,收益率连续两日下行。人民银行在9月5日进行年内第二次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宣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业内分析认为,此举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避免出现非理性的超调。后续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债券市场对消息表现相对淡静。
周三盘中,贸易数据略弱于预期对市场形成短暂刺激,不过资金利率反弹且国内股市走强,对避险情绪有所压制,收益率小幅上行。周四,资金面仍维持基本均衡,债市期现货小幅下跌,市场观望即将出炉的8月CPI和社融数据。
周五早间公布的8月通胀数据低于预期,但并未能推动收益率下行。尾盘期债主力快速下杀,成交放量明显,10年期主力合约显著下跌0.25%,10年期国债现券收益率一度上行2BP.期债盘后公布8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现券收益率收窄涨幅。
截至周五收盘,国债期货周线收长阴K线,10年期主力合约全周下跌0.33%,5年期主力合约跌0.19%,2年期主力合约跌0.04%。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周上行2BP至2.64%,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2BP至2.80%。1年与10年期国债期限利差收窄3BP至88BP,1年与10年期国开债期限利差持平在96BP。
一级市场
上周一级市场共发行利率债48只,实际发行总额5335.8亿元(较此前一周增加2259.4亿元),到期2328.2亿元,净融资3007.6亿元(较此前一周增加1509.7亿元),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净融资分别为2446.0亿元、-169.8亿元、731.4亿元。
信用债一级净供给减少,主要信用债品种共发行1414.7亿元,到期2249.2亿元,净供给转负为-834.5亿元。其中短融发行524.3亿元,到期1120.3亿元;中票发行235.8亿元,到期356.2亿元;企业债发行89.8亿元,到期114.2亿元;公司债发行564.8亿元,到期658.5亿元。
后续一级市场等待发行利率债22只,计划发行金额3605.1亿元。
公开市场
9月5日至9月9日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0亿元,资金面整体均衡。周一至周五,人民银行每日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均为20亿元,对冲每日到期20亿元,实现净投放0亿元。
本周公开市场将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外,还将有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中国人民银行将于9月15日进行续做。业界预计操作利率将保持稳定。
要闻回顾
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这是继4月25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后,年内第二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专家表示,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境内金融机构为外汇存款缴存准备金减少,有助于增加市场上美元流动性,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力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拓展就业空间,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经济新动能;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部署阶段性支持企业创新的减税政策,激励企业增加投入提升创新能力;确定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的举措,更好发挥有效投资一举多得作用。会议指出,基础设施等事关发展和民生,投资空间大,要继续用好专项债补短板。会议决定,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70%各地留用,30%中央财政统筹分配并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各地要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人民银行官网9日发布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一组9家,包括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重要数据
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0.1%。其中,出口15.48万亿元,增长14.2%;进口11.82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3.66万亿元,扩大58.2%。按美元计价,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19万亿美元,增长9.5%。其中,出口2.38万亿美元,增长13.5%;进口1.81万亿美元,增长4.6%;贸易顺差5605.2亿美元,扩大56.7%。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中国8月末外汇储备报30548.81亿美元,较7月末31040.7亿美元下降492亿美元,降幅为1.58%。8月末黄金储备报6264万盎司或1074.9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2年8月,跨境资金流动理性有序,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9%。8月CPI环比由上月的上涨0.5%转为下降0.1%;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2.5%,继续保持在3%以下的温和上涨区间。
人民银行9日公布2022年8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500亿元,前值679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24300亿元,前值7561亿元。社融存量规模337.2万亿,同比增速10.5%,较上月下滑0.2个百分点。8月M2同比12.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M1同比6.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M0同比14.3%。8月新增存款12800亿元,同比少增926亿元。
机构分析
招商证券:近期市场震荡调整是由于宽松预期交易已经比较充分,而短期内缺乏增量利好。在基本面高频与利率走势出现一定背离、微观交易结构局部过热的情形下,市场开始止盈操作。这一震荡调整可能延续至10月中旬附近。其后,利率或将再次寻底。寻底的驱动力量一方面是去库周期尚未结束,另一方面是届时可能是宽货币更舒适的窗口期。此外,还需要注意去库周期的演化,是否从“主动去”进行到“被动去”。进入“被动去”后,做多胜率将大幅削弱。
天风证券:8月CPI、PPI延续回落,均低于预期,物价压力有所缓解,外围因素不是核心制约,央行重心仍然以稳增长为主,预计9月资金利率仍然维持高于合理充裕水平,隔夜利率维持在1.2%~1.5%之间。向后展望,继续强调社融是经济修复的前提,如果财政年底前没有进一步追加,后续社融最多还是震荡走平。后续利率走势方面,仍然按窄幅横向移动考虑,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6%-2.65%附近。往未来看,适度保持短多中空的视角和可能性。
华创固收:8月CPI和PPI均低于预期,后续年内CPI破3的风险降低,PPI仍处于下行通道中,通胀对债市的扰动将进一步降低。而不及预期的通胀数据背后凸显整体需求低迷,这是目前宏观经济和债券市场的主要关注点,8月24日国常会后稳增长政策有所加码,后续需要关注政策效果,包括信贷数据以及经济数据的改善情况。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