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20多!前台?没有的!实地探访最悲催保险公司
2019年05月23日 21: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3人评论
10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发起股东抛弃、业务停滞、增资遇阻、高管出走、员工撤离、借钱续命……

  有一家保险公司就是这么凄惨。

  这家保险公司的现状如何?还有员工留守吗?

  为了一探究竟,近日小编来到了北京财富金融中心59层——中法人寿总部。

  如此景象,堪称史上最悲剧!

  中法人寿北京总部在紧邻北京国贸的财富金融中心59层。与高大上的办公环境格格不入的是,公司未见前台接待,办公区员工稀少、不少座位堆放杂物或空置……

  这是5月22日12:37左右,中法人寿北京总部办公区的现状。

  一片萧条黯淡气氛下,小编不禁问:最难拿到的寿险牌照都攻克了,公司运营何以行至如此地步?

  1、高管出走、员工稀少

  该公司一位前高管透露,这几年公司陆续有高管、员工离职,公司目前留存的办公人员大概二三十人。

  据公司官网显示:

  2018年7月30日,公司原副总经理、总精算师、首席财务官、首席风险官李鹏离职。

  2017年11月6日,公司原副总经理罗振华离职。

  2016年8月19日,公司原董事长周正平离职。

  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存续的董监高管理人员仅有7人,包括董事长在内的4名董事、1名监事和2位副总经理。

  这意味着,包括总经理、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审计负责人、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等在内的寿险公司关键高管,在中法人寿全部缺失。

  2、“亲爹”遗弃、业务倒退

  黯然失色的中法人寿,曾经也是发起股东中国邮政集团的掌上明珠。公司官网最早的一份年报显示:依靠中国邮政集团旗下银保渠道,2010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

  然而,随着中国邮政集团的另一个“亲儿子”——中邮人寿步入正轨,中法人寿的好时光终结。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呈“断崖式”下滑,到2014年,公司已不再有新单保费收入,仅靠续期业务实现年保险业务收入200多万元。

  被“亲爹”遗弃4年之后,2015年,中法人寿找到了“新爸爸”——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鸿商集团)。

  “新爸爸”到来后,中法人寿业务有了短暂的变化。原有银保渠道不再,2015年公司开辟了网销渠道,同时开发了新产品——京鸿舞两全万能型保险,该产品当年带来保费收入5142万元。

  尝到甜头后,2016年公司新增了两款年金保险,其中一款为万能型,并重新寻找银保渠道销售,这两款产品当年保费收入合计7852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这类理财型业务对公司资本金消耗很快,2016年8月末,公司便宣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负数(-20%),低于100%的偿付能力监管要求。

  偿付能力不足直接掣肘公司业务发展,2017年、2018年公司不再对外销售保险产品,业务宣告停滞,仅因对内员工福利计划带来十余万元保险业务收入。

  借钱续命

  控股股东3年“驰援”20次

  自2010年以来,中法人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公告显示,因持续亏损,资本金已消耗殆尽,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现流动性枯竭情形。

  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中法人寿2017年开始向控股股东借款,以支付存量保单到期、退保等支出,满足维持日常运营的基本需要。

  根据公司官网披露统计,三年来公司向鸿商集团借款20次,共计近2.2亿元:

  2019年借款2次,共计2000万元。

  2018年借款9次,共计6910万元。

  2017年借款9次,共计13084万元。

  寿险牌照:

  香饽饽何以沦落至此?

  寿险牌照本为资本最青睐的保险牌照,根据慧保天下统计,2018年86家寿险公司合计盈利1447亿元,同比增长20%,怎么看都是一门好生意。

  然而,鸿商集团2015年接盘中法人寿后,该公司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约1.3亿元,净亏损2.68亿元。

  该公司一位前高管对小编分析,从寿险香饽饽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中法人寿是一个现实版教训:严监管下,险企再激进发展、投机取巧,结局终将惨淡。

  1、 增资受阻

  偿付能力不足是中法人寿业务急转直下的关键原因。与某些险企股东不愿意增资不同,该公司之所以偿付能力持续不足,是因为增资方案一直未获得监管层批准。

  根据中保协官网公告,鸿商集团接盘后,中法人寿先后三次披露了增资方案,拟增资金额均为13亿元。

  2015年度第四次临时会议,拟引入吉林省长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圣投资有限公司,增资后鸿商集团持股50%。

  2017年度第三次定期会议,拟引入广西长久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西长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先仁投资有限公司,增资后鸿商集团持股33.30%。

  2017年度第八次临时会议,拟引入广西长久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增资后鸿商集团持股33.30%。

  上述前高管分析,变更增资方案有两个目的,一是将鸿商集团持股降至33.30%,以满足《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中“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的规定;二是调整新引入股东。

  对于公司增资方案至今未获批,上述前高管认为,主要问题可能出在新引入股东身上。据他了解,监管导向更倾向国资和外资股东,对民营股东,尤其是股权关系复杂的民营企业非常慎重。

  一个佐证是:近两年新批开业险企多为国有股东;同时撤销了5家险企的13家不合规民营股东。

  而中法人寿新引入的股东,与该公司控股股东鸿商集团或多或少有些关系。

  根据天眼查披露,新引入股东广西长久与宁德时代、鸿商集团的关系如下:

  根据企查查披露,宁德时代参股股东西藏鸿商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是鸿商集团的孙公司。

  2、业务激进

  除了增资受阻外,中法人寿沦落的另一大原因在于,试图通过理财型产品迅速冲击规模,不符合保险保障的本源和监管导向。

  成立初始,中法人寿一直单单依靠银保渠道销售产品,虽然年度保费规模曾达到2亿元以上,但失去股东支持后,业务立即缩水。

  鸿商集团接手后,虽然监管层已经在加强理财型产品监管,倡导回归保险保障本源,该公司依然不思改变,试图利用强监管政策落地前的最后窗口期迅速揽入保费。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责任编辑:DF075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19-05-24 10:55:25
不存在dbd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9-05-23 22:34:20
四家子公司分拆上科创板. .华为.创新奇智与中冶赛迪达成战略合作.
无央企中国中冶601618不牛市 .中冶3.01元已批四家子公司分拆上科创板元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9-05-23 22:27:17
身体被掏空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