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防风险攻坚战 郭树清透露银行业监管新风向
2018年01月18日 06: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媒体专访,圈出了下一阶段银行业改革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透露出监管新风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郭树清理解,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首位,是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的体现。

  风向一: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

  “根据中央要求,攻坚战的目标是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硬性约束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郭树清表示。

  围绕上述目标,银行业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努力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

  郭树清圈出了防范化解的重点:需要着力降低企业负债率,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继续拆解影子银行;清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有序处置高风险银行业机构;深入整治各种违规金融行为,坚决打击各种非法集资活动;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倾向,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整顿隐性债务。

  其中,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的说法为监管部门首次提出。

  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测算,去年前三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累计上升2.5个百分点,需要警惕短期消费信贷蜕变为变相房贷所产生的风险。但是从总体看,与国际比较,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相对较低。

  “提抑制,并不意味着当前居民部门杠杆率高得离谱,而是近两年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上升速度快了一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记者。他认为,今年肯定能看到居民部门杠杆率增速下降,因为按揭贷款增速肯定会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预计,随着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态势可能有所趋缓。

  郭树清还介绍,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金融体系内部的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在去年全年新增贷款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只增长8.7%,增速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相当于在向实体经济多投入的同时少扩张约16万亿元。

  风向二:严肃处理“违建”的金融集团

  通过多年改革开放,我国银行业的股本结构多元化已基本实现,国有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的股权结构中民营资本占比分别达到43%、55%、86%。

  郭树清表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规范的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没有同步跟上。他列举了几类情况,包括:股东不作为、不到位,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少数股东乱越位、胡作为,随意干预银行正常经营的问题。

  “有的股东甚至把银行当作自己的提款机,肆意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他说。

  郭树清还指出,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已经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郭树清表示,深化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要加强股权管理和董事会建设。要厘清股权关系,开展股东履约和依法履职情况评估,加强对股东的穿透监管,大力整治隐形股东和股权代持现象。强化董事履职评价、考核和问责,提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好监事会的作用。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银行制度,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

  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银行业机构体系,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健康发展,通过整治同业业务,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把更多资金以规范形式引导到多层次股本市场和债券市场。

  关于加强银行公司治理方面,银监会已经迅速行动起来。两周前印发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从股东、商业银行到监管部门“三位一体”的穿透监管框架,重点解决隐形股东、股份代持等问题。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责任编辑:DF353
原标题:打好防风险攻坚战 郭树清透露银行业监管新风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