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又有券商遭监管立案。
5月14日上午,渤海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4月24日,证监会决定对渤海证券立案。
目前,渤海证券仍在IPO进程中,当前的项目审核状态为“已问询”。此次证监会立案是否将对渤海证券IPO进度产生影响,值得市场关注。
来看详情——
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
渤海证券遭监管立案
5月14日上午,渤海证券旗下相关债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渤海证券称,其于5月9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4月24日,证监会决定对渤海证券立案。不过,渤海证券并未公布涉嫌违法违规的具体项目名称。
对公司的影响上,渤海证券表示,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该事件对公司偿债能力无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了解,早在2016年,渤海证券就启动了IPO工作,并与光大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长期排队未能成行后,2023年3月A股注册制开启,渤海证券也平移至注册制审核。
目前,渤海证券的状态仍为“已问询”。此次证监会立案是否将对渤海证券IPO进度产生影响,值得市场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渤海证券注册在天津滨海新区,于2001年6月开业,2008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证券控股股东为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天津市国资委。截至2023年底,渤海证券共有21家分公司、45家营业部,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各地。
业绩方面,2023年渤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1.01亿元,同比增长48.39%;实现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35.27%。对比来看,渤海证券2023年业绩增速在6家拟IPO券商中占优。
业务结构上,2023年渤海证券自营业务在全部营收中占比为34.04%,证券经纪业务占比为19.40%,期货业务占比为19.11%,信用业务占比为13.87%,投资银行占比为6.39%,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占比为6.28%,另类投资业务占比为1.9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占比为0.24%。
招股书显示,渤海证券的财务顾问业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各类融资、财务安排、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面的分析、咨询、策划等顾问服务以及新三板推荐挂牌及持续督导等相关业务。
报告期内,渤海证券作为财务顾问,为客户完成“16万达02”“16万达03”“16融创01”“20万达01”“16融创07”“20明投01”“20西苑01”“20西苑03”等多只债券的到期回售、转售财务顾问项目。另外,报告期内,渤海证券完成了津裕电业、临港船务、舒朋士、津万事兴、增光科技等新三板公司的推荐挂牌项目。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渤海证券财务顾问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45亿元、6690万元、2040.88万元、3617.44万元。
压实“看门人”责任
多家券商遭立案、罚单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其中提到,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用好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机制。
此后,4月12日发布的新“国九条”中也提出,扩大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等。
近期,监管部门释放“两强两严”新理念,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证券行业罚单也密集落地。从业务领域来看,经纪、投行、资管等传统业务成为“重灾区”,两融业务、场外衍生品、自营等业务违规频率也有所增加。监管手段上,多家机构及责任人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增加合规检查次数、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暂停保荐业务资格等行政监管措施。
4月16日晚间,东吴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4月8日,证监会决定对东吴证券立案。
5月5日晚间,华西证券公告称,其收到江苏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从案由上看,华西证券主要涉及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保荐项目的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