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下热门的绿色投资领域,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早期发展的公司受到股权投资机构的青睐,资本持续加码之后,产业链中的公司纷纷寻求上市融资,推动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
国鸿氢能昨日成功在香港上市,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人来说,又增添了持续加码氢能投资的信心。正如有投资人在参加上市仪式后感慨,“国鸿氢能的上市对行业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给国内氢能企业也带来更多的期盼。”
截至12月6日发稿,国鸿氢能上市后第二日股价报16.60港元,市值85.99亿港元。
氢能投资再添信心
招股书资料显示,国鸿氢能是一家氢燃料电池公司,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按2022年出货量及销售量计,国鸿氢能是中国最大氢燃料电池电堆制造商、第二大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市占率分别为24.4%和21.8%。
这是今年以来香港上市的第二只氢能股,今年1月,亿华通成为A+H上市的“氢能第一股”,而捷氢科技、中鼎恒盛、国富氢能、轻程科技和东岳氢能等产业链相关企业也在积极推进上市进程。
近几年来,一级市场掀起了一股氢能投资热,现在退出渠道逐渐明朗,对于看好这一赛道的投资人而言,能在香港上市的两家氢能企业均聚焦燃料电池领域,但是不排除未来其他类型的氢能公司也能走进香港资本市场,从募投管退的环节来看,只要能实现持续循环就可以让资金流动起来,在当下的一级市场,也是一种信心的提振。
尽管目前行业普遍认为氢能领域还处于最早的发展阶段,从关键零部件到系统、成套设备,再到下游示范应用,氢能行业亟需开辟新应用场景,有投资机构认为进场还需要应用场景真正跑通之后再出手,但如果寻找到好的商业化路径并有清晰的退出方向,也会考虑加码投资。
长城证券研报指出:上游氢气生产企业发展向好,建议关注布局电解制氢和电解槽等相关企业;中游地方部委不断推动氢能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氢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议关注加氢站建设、储氢、运输氢气及相关设备企业;下游氢能产业应用趋于多元化,能源转型升级节奏加快,利好FCV燃料电池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
如何进一步推动商业化?
毅达资本高级合伙人厉永兴近日在公开活动中表示,当前氢能产业逐渐走热,但从投资角度看,氢能产业政策依赖性强、商业化运营能力弱,亟需完善“自我造血”能力,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处发展初期。厉永兴认为,“现阶段,氢能产业发展具有政策多、资金扶持少的特点,广泛推广氢能应用需兼顾‘外部输血’和‘自我造血’”。
具体而言,一方面,氢能产业发展尚处初期阶段,对“外部输血”需求大。近年来,氢能产业顶层设计相继出台。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确定氢能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区域政策密集落地,目前全国已有30余个省市发布了超300条氢能相关政策。
“氢能产业发展极度依赖资金补贴,然而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相比,氢能产业资金补贴力度较弱,亟需相关部门切实落地政策,明确补贴细则与激励机制。”厉永兴说。
另一方面,氢能产业商业化进程较缓,“自我造血”能力亟待提升。“氢能产业链多个环节经济成本较高,制约其商业化进程,导致‘自我造血’能力欠缺。”厉永兴认为。
在制氢环节,绿氢作为未来氢能产业发展方向,要求厂商通过电解水等零碳排方式制氢,且在制氢过程中使用价格更高的绿电,进而导致制氢成本增加。在储运环节,固态储氢被业界认为是理想的储氢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固态储氢材料存在成本高、结构复杂等问题,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差距。在用氢环节,氢气生产设施、加注站、储氢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能满足需求,影响氢能推广应用。
如何推动氢能商业化破题?厉永兴表示,企业应把握氢能作为二次能源的特性,结合能源获取成本、转化效率和安全性等因素,算好“经济账”,从两个方面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合理利用“超配”绿电。绿色低碳是发展氢能的初衷。由于风电、光电等绿电生产易受气象条件影响,风光过强的情况将造成电力产能过剩,因此可通过“绿电+绿氢”的发展模式,将价格低廉的“超配”绿电用于氢能制取,大幅度降低制氢成本。
第二,替换储运载体。当前,绿色甲醇和氨水正成为氢能储运的最佳载体。比如,甲醇可由氢气直接合成,并可通过催化裂解反应重新转化为氢气。与氢气相比,甲醇常温常压下即为液态,安全等级和汽油相近,可实现长时间储存以及通过罐车、管道高效率运输。在实际应用中,可直接利用甲醇进行工业生产或能源利用,也可将甲醇转化为氢气使用,极大降低氢能储运成本。
(文章来源:创业资本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