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硝烟四起 互联网巨头云业务仍未盈利
2018年03月08日 03:56
作者:张雪囡
来源:证券时报
2人评论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近两年,云计算一直备受关注。“云”的种类繁多,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公有云类似为大众建的,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同时可以提供给很多用户的云环境,若一个用户离开,其资源可以马上释放给下一个;私有云是为某个特定用户或机构所建,可以自己管理与运维,系完全私有的数据中心;混合云则是将私密数据与业务放在私有云,其他业务放在公有云的结合,也是未来云计算领域发展的方向。

  目前公有云市场几乎被互联网起家、背靠巨头的企业抢占。其中,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三家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60%。

  近年来,BAT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持续不断地打价格战,让没有场景业务支撑的其他云厂商发展步履维艰。对此不满的,不仅包括这些云厂商,还包括一些传统金融机构。虽然BAT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可以给银行引流,但银行也会担心互联网巨头太过强势,把客户和资源带走,所以宁愿选择与金融机构开发的云平台合作。

  这不代表说公有云市场被某家企业彻底垄断,因为毕竟云计算玩家众多,特点不同,也很重视自身云业务的发展。从国外云计算业务的发展来看情况看,短期不会造成业务的绝对垄断。

  互联网巨头如此努力地争夺云市场,那么,云业务到底盈利了吗?记者观察到,即便阿里云营收突破百亿,也未能像亚马逊AWS云服务一样为公司盈利。阿里巴巴称,其2017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33.32亿元,不过云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其四季度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亏损为1.81亿元,2016年同期亏损9200万元。

  为何阿里云从2009年成立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他云厂商的近况又如何?为何即便亏损仍要大力发展云计算?

  事实上,云计算是重资产业务,需要强大的计算与储备能力,能为客户节省巨大的成本与时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能否盈利并不是互联网巨头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连亚马逊AWS云业务实现盈利也花费了10年。

  同时,云业务目前处于普及和推广阶段,无论是数据中心的建设、硬件资源,还是研发人员,前期投入巨大,即便大型的互联网巨头背后有强大的现金流业务支持,其短期内实现盈利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但作为战略上的必争之地,这些企业必须要先砸钱争夺市场占有率。

  值得一提的是,云业务的收费模式是明码标价的,即按用量付费模式,这种盈利模式清晰,不像其他业务,比如借贷需要先获取市场占有率,拥有了足够的流量后再考虑如何收费。从长远角度来看,云计算领域盈利将非常可观。

  此外,国内云计算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只要云计算商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云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将给云厂商、互联网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入局云计算最早的阿里巴巴,云业务的营收已经连续第11个季度保持规模翻倍。其2017第四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104%,达到35.99亿元。而2017年前三季度,阿里云季度营收分别为21.63亿元、24.31亿元和29.75亿元。以此计算,2017年阿里云累计营收突破百亿大关,累计收入约112亿元。阿里巴巴称,其2017年第四季度营收将达830.28亿元,但其主要营收主要来自支付宝、新零售等核心业务,来自云业务的营收仅占总营收的4.3%。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责任编辑:DF309
原标题:价格战硝烟四起 互联网巨头云业务仍未盈利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18-03-08 08:25:22
火烧云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8-03-08 06:31:03

换皖通科技!
,鼎捷软件大股东神州信息000555参股独角兽之王量子通信科大国盾<量子通信第一股>!
又一个sT黑豹……,军工=中航天+中电科
航天机电隶属航天科技集团,600151沪市最早上市的航天系股票。
中电科沪市最早上市的华东电脑32所,一共七个所上市平台?
目前,中国电科已经以四十所、四十一所为核心成立了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仪器”),以三十所、三十三所为核心成立了中国电子...[展开]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热点推荐
2月23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2-23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