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国企改革概念股 国企改革概念股资金流
随着年底前全面完成央企公司制改制时间点的临近,央企公司制改制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今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年底央企完成公司制改制。根据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此次改制涉及69家央企集团、8万亿元总部资产,以及3200家全民所有制子企业。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制度和治理结构,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通过公司制改制,将推动央企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独立市场主体,充分激发企业活力,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基础。
据了解,在央企公司制改制的审批程序上,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央企集团层面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国资委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报国务院同意,央企子公司改制一般情况下则走企业内部程序。
虽然《实施方案》在今年7月份才对外公布,但《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在6月下旬时,国资委就已陆续召开改制工作座谈会,布置央企改制任务。当前,中船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等众多央企的改制方案已纷纷出炉。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的18个铁路局也已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
据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已有53家在京一级央企名称登记申请获核准,3家一级央企(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59家央企子企业已领取改制完成后营业执照。
在吴琦看来,变更工商登记名称只是央企公司制改制的第一步,后续还应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央企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是否可以真正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公司制改制后,还需要从管理理念、业务模式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尤其是在内部职工的管理安置、薪酬改革等方面可能会面临较多问题。
延伸阅读>>>
临近岁末,央企混改再度迎来新进展——
官方透露,有31家国有企业纳入第三批试点范围。加上前两批纳入混改试点的19家企业,50家国企混改试点大军正扑面而来。
试点扩围,而国家层面即将成立的一个与国调基金相当的混改基金,助力混改“破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一个规模上千亿元的国家级混改基金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有望于明年上半年成立。该基金由一两家央企并联合几家其它所有制投资人一起组建。据了解,该基金在LP层面已经形成混合所有制,纯民营资本将作为投资人参与其中,从源头上实现混合所有制,未来将积极参与国企混改。
混改基金群加速集结
今年以来,各地成立的混改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1月8日,阳煤集团和梧桐树资本联合出资成立的阳煤产业基金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山西首只国企发起市场化运作国企混改100亿基金正式成立。
近期,深圳市提出,下一步市属国资将积极推进打造以混合型并购基金为牵引,构建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母基金等涵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国资基金群。力争至2020年,市属国资基金群规模超过50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比例超过50%)。目前,深圳市属国资基金已超过180只,基金群总规模超过2700亿元,实际投资金额超过1200亿元。
今年8月,由国调基金与国富资本共同发起并成立的首只市场化专向国企混改子基金——北京国调混改投资基金在京成立。
据了解,国富资本未来还将在深圳、上海、西安打造多个混改子基金,以推动地方混改进程。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三批试点企业共计50家,表明混改突破势头已初步形成,下一步将重点推动三批试点任务落地见效,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经验,推动形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局面。而各类混改基金的加速集结,将充分利用市场力量,为新一轮国企混改注入活力。
央企混改持续破题
作为混改的基本前提,央企公司制改制正进入倒计时。
中国铁路总公司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11月19日消息,截至11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均已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19日正式挂牌,标志着铁路公司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下一步,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指导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建立适应新体制要求的运行机制,推进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改革。
此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主持召开总公司机关月度例会时就表示,指导总公司所属非运输企业加快推进公司制改革工作,条件成熟的要在年底前完成;做好推进国铁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为明年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
近日,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完成了公司制改制,改制后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道储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作为唯一出资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今年7月国办印发的《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2017年底前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除金融、文化企业)全部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李锦表示,完成公司制改制是混改、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改革的前置条件。改制完成后,央企将全面步入公司制时代,将有利于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推进企业建立高效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与此同时,近期,央企混改尤其是石油石化领域混改正进一步发力。
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
11月7日,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简称中油电能)在大庆油田正式成立。据了解,中油电能申请纳入国家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并确立了重组、改制、上市“三步走”发展规划。
近日,中海油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方案,加快混改步伐,有望在年内正式出台混改方案。
中化集团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近日表示,正在推进资产上市计划,将在未来3-5年内在所有业务领域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战略投资者。
南瑞集团
南瑞集团董事长奚国富近日表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股权激励方面,南瑞集团计划年底形成初步方案,争取将国电南瑞的混改和员工持股工作纳入发改委、国资委的混改试点项目。
华创证券:预计第三批央企试点数目将会从两个维度大幅增加,而油气领域混改或将成为第三批央企混改的重中之重。
地方国企入场唱主角
北京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北京市国资委获悉,北京市国资委稳妥规范有序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截至2017年9月末,北京市属国企共有95家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非公有资本金额合计200.31亿元。自2016年12月以来,先后批准6家试点企业进入首批员工持股试点企业名单,其中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达坤顺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员工持股已进入运行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院、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持股即将进入运行期。
深圳
近期,深圳市属国资全系统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方案制定,对系统内法人企业整体混改情况进行摸底梳理,遴选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企业,特别是二级以下企业;2018年,全面推进系统混改工作;2019年,基本完成商业类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到应改尽改、能混尽混。
上海
走在改革前列的上海,近期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上海通过坚持公众公司导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截至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占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总户数比重为68.5%。目前,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企业已占竞争类产业集团总数的三分之二,2014年以来境内外上市16家;员工持股企业累计338家。
东北
截至目前,沪深两市超30家地方国企因重大事项或重大重组处于停牌状态。如哈药股份近期公告称,哈尔滨市国资委正积极推动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工作,现正与相关方就整体方案进行磋商。拉开了东北地区混改的序幕。
东北证券:随着未来几个月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内的重要会议相继召开,国企改革有望再度被重点提及。目前上海在国企改革领域仍走在全国前列,在政策推进具有充分预期的情形下,可以将上海作为国改主题配置方向上的首选区域。
重点公司动向>>>
投资指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