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实养老金融“大文章” 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5年04月06日 22:08
来源: 证券日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本报记者郝飞

  为推动银行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银行保险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大对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等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各银行保险机构对养老金融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从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强化养老产业服务等维度不断探索、持续发力,为养老事业发展注入愈发强劲的金融动力。

  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

  筑牢养老保障防线

  《方案》提出,“支持银行机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科学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分期还本付息等产品和服务,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银发经济经营主体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保险机构开发具有长期领取功能的保险产品,满足个人财富的养老金转化和领取需求”。

  随着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银行保险机构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逐步展现担当。多家银行借助网点与服务优势,优化基本养老保险服务流程,显著提升参保人员的服务体验。同时,不少符合条件的银行、保险、理财、信托公司踊跃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严守养老金安全底线。

  比如,恒丰银行打造“月恒·岁享”养老金融品牌,上线个人养老金系统和专属储蓄产品,支持备老群体做好养老资金储备和财富规划;推广“七个一”岁享客群服务体系,满足老年客户便利结算、财富保值增值等金融需求。

  在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领域,保险机构持续提升投资与风控能力,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

  近年来,个人养老金业务迎来蓬勃发展。多家符合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大力宣传推广,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实现资金账户数和缴存规模双增长。另外,还有部分银行打造专业投资顾问团队,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助力提升养老金管理效率。

  在商业养老金融方面,保险机构加大商业保险年金产品研发力度,试点特定养老储蓄和养老理财产品,部分机构还探索建立转让机制,增强产品流动性。

  比如,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平安盛世优享”个人养老金产品,既享受税收优惠,又有稳定保险金给付,还引入分红机制;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推出“保险+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慢性病管理等多项服务;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为购买特定保险产品的客户提供“保险+居家养老”一站式解决方案,链接十大场景数百项服务。

  对于如何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南京审计大学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小玲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保险机构可从以下几方面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是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针对不同收入群体,开发阶梯化养老金融产品。如,面向大众群体,推出低门槛养老储蓄、税延养老保险等普惠型产品。针对中高收入人群,设计养老目标基金、长期护理保险等增值服务。二要深化“金融+养老”生态协同,将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挂钩。如,购买特定养老保险可优先入住合作养老社区,或享受健康管理、医疗绿色通道等权益。三是搭建养老金融账户系统,整合储蓄、理财、保险等功能,支持一键查询、智能规划,满足资金储备、医疗支付、消费结算等多元化需求。

  强化产业支持

  赋能银发经济发展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方案》答记者问时表示,将引导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依托自身优势,认真谋划、主动布局,积极发展各类养老金融业务,不断提升养老金融发展质效。稳步推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试点,支持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探索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一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为养老产业积极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在信贷支持上,银行业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运用多种创新产品,精准满足养老企业融资需求。部分银行引入政府融资担保机制,扩大信贷供给,支持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设备研发等项目。

  比如,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联合推出养老领域专属贷款——“农银养老批次贷”,针对性解决养老服务机构缺乏有效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题。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为南通市阳光养老产业集团提供3000万元授信额度,支持其进行适老化改造,满足养老企业在资金上的迫切需求。

  保险机构则发挥资金优势,稳健投资养老机构、康复医院等,推动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发展。部分保险机构积极投资银发经济项目与相关机构合作建设产业园区。此外,金融租赁公司开展医养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信托公司提供特色养老金融服务,共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杨小玲认为,首先,银行保险机构可优先支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康复辅具等产业。如,对养老机构建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开发“床位贷”“设备租赁贷”等专项产品。其次,银行保险机构可为核心养老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融资等;推广养老机构责任险、护理人员意外险,降低运营风险;联合政府部门对智慧养老系统开发提供贴息或补贴。最后,银行保险机构可参与地方政府养老产业规划,联合设立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对纳入国家专项债的项目配套“投贷联动”服务;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养老基建中的应用,通过政府增信降低融资成本;探索以养老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为质押的融资创新,破解轻资产机构融资难题。

  未来,随着《方案》落地实施,金融及相关行业和机构将更加明确方向和目标,有的放矢、协同发力,持续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越便捷的养老金融服务。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做深做实养老金融“大文章” 托起幸福“夕阳红”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热点推荐
热搜第一!苹果紧急往美国运iPhone
上海证券报
2025-04-10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