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带来碳汇新机遇,林业碳汇行业利润也将迎来释放。”在4月2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岳阳林纸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意味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据了解,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
自2021年起,岳阳林纸搭建了生态碳汇业务实施平台——诚通碳汇,为合作伙伴提供“碳汇+”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依托长期碳汇项目取得的经验及长期林业经营经验,布局全国生态碳汇开发项目,目前已签约林业碳汇开发面积近8000万亩。
岳阳林纸认为,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有望推动碳价持续走高。
“随着市场活跃度提升及配额逐步收紧,碳价将更真实反映边际减排成本。碳汇交易量有望受益于尾部企业淘汰带来的配额需求增长,长期看碳价上涨趋势明确,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逐步显现。”岳阳林纸董秘兼诚通碳汇董事长易兰锴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据悉,碳价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目前每吨85元左右,2024年4月曾突破100元/吨。
易兰锴介绍说,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提振了碳市场参与方的信心;另一方面,免费分配的配额量正在收紧,市场需求增大,控排企业囤积碳配额的意愿增强。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后,碳核查、碳资产管理等服务需求将激增,并催生新的产业链。”易兰锴表示。
据介绍,岳阳林纸将从三方面把握碳汇市场新机遇:首先,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强化碳汇供给能力。公司依托林业碳汇签约面积,未来将加速CCER项目开发,重点推进生物质发电碳汇、工业固碳技术等多元化项目,满足钢铁、水泥等新增行业的减排需求;其次,加强技术赋能,构建低碳产业链。通过“造纸+生态”双轮驱动战略,公司已实现纸浆自给率70%,并布局生物基碳材料、木质素深加工等领域。针对新增行业配额分配机制,公司将重点推广短流程低碳造纸技术,降低吨纸碳排放强度,同时探索与钢铁、铝企的绿电直供、碳资产置换等合作模式,增强碳市场议价能力;第三,布局国际市场,提升话语权。依托诚通碳汇平台,公司已与柬埔寨、加蓬等国开展跨国碳汇项目合作。随着全国碳市场与国际规则接轨,公司将深化与各方的合作,推动我国碳标准走向全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