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日前,记者从《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获悉,广东以支持、服务企业为导向,立足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措施,助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4月2日《广州日报》)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是体现国家竞争力、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赛道。广东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剑指全球产业高地。这一目标,既是对国家重大战略的主动响应,更是立足自身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举措。
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广东底蕴丰厚、优势突出、底气十足。早在2020年广东便谋篇布局,出台《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绘制出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发展“路线图”。持续多年深耕,结出累累硕果。如今,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
从帮助游人轻松登泰山的外骨骼机器人到各地政务大厅的智能问答机器人,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广东造”机器人正在快速飞入千行百业,不仅带给人们科技改变生活的奇妙体验,也见证着广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信心。
攀高逐新,任重道远。向全球产业高地迈进,还需破解多重难题。比如,基础研究短板亟待弥补,在高端芯片设计、精密减速器生产等关键领域仍需加大投入;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人工智能+”“机器+”还需更多应用场景创新;面对伦理安全、数据隐私等新问题,需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框架,平衡创新与风险;等等。
因此,还需从政策、产业、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系统推进。《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优质企业、部署一批高能级平台、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优秀人才、完善一批标准法规制度。这“六个一批”从技术到企业,从平台到场景,从人才到制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全方位推进产业发展,诚意十足、干货满满。接下来,各地各部门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政策落实落细,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家、科学家和投资者投身其中,也是我们能否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加快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的关键所在。
未来已来,向新而行。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也正逐步照进现实。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厚植优势、破旧立新,广东抢占产业高地,以智造制胜未来,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