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资本入局 千寻智能获5.28亿融资 联合创始人为“伯克利归国四子”之一
2025年04月02日 20:49
来源: 科创板日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科创板日报》4月2日讯(记者陈美)具身智能再现大额融资。

  近日,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宣布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领投方为阿美风险投资旗下的Prosperity7 Ventures(P7)基金(简称,阿美P7)。该基金是石油巨头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子公司,主要聚焦中国和美国的早期及成长型企业。

  此前,阿美P7已出手两家机器人公司。随着这笔投资的落定,中东资本正加速布局国内“硬科技”赛道。

  联合创始人是“伯克利归国四子”之一

  千寻智能能获得阿美P7注资,实力不容小觑。《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千寻智能方面获悉,创始人兼CEO韩峰涛,曾是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在机器人行业拥有十余年经验,主导交付过超2万台工业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高阳则是“伯克利归国四子”之一。

  一位投资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UC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顶尖研究机构之一。“该校在机器人研发领域成果丰硕。2025年,其研发团队开发出世界最小的飞行无线机器人,翼展不足1厘米,可通过外部磁场作用带动扇叶运转提供升力,并精确控制飞行轨迹,未来有望用于微管道探测、植物授粉等领域。”

  记者发现,“伯克利归国四子”即高阳、吴翼、许华哲以及陈建宇,他们的发展路径颇为相似,都是从清华大学到UC Berkeley,再到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并投身创业。

  千寻智能方面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联合创始人高阳在预训练、监督、微调、强化等每一层技术环节都有深入研究,且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学术成果,是国内少有的全面型具身智能科学家。

  “他的技术路线短期内可快速落地并积累有效数据,长期来看上限极高,能实现端到端充分泛化以及多本体数据积累。因此,千寻智能具备世界领先的多源数据融合学习能力和具身大模型能力。”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郑灵茵也是工业机器人出海的先行者,曾从0到1搭建海外事业部,并迅速实现商业化落地。”千寻智能方面补充道。

  凭借强大的创始团队,成立于2024年2月的千寻智能在当年便完成了3轮融资。2024年3月,顺为资本和绿洲资本参与种子轮投资;随后,顺为资本联手千乘资本进行了2亿元天使轮融资;紧接着,柏睿资本参与千寻智能天使+轮融资。

  作为千寻智能的早期投资人之一,千乘资本投资团队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千寻智能优秀的创始团队以及稀缺的底层科研技术创新能力,是他们出手投资的主要原因。“只有拥有顶级AI人才资源、具备独特的行业底层认知,且有打造差异化产品和商业能力的团队,才能在这个赛道中脱颖而出。”

  AI能力决定机器人上限,VLA泛化能力吸引阿美P7关注

  对于此次投资,阿美P7执行董事总经理Raed Twaily表示,千寻智能在VLA泛化能力和模型迭代速度方面展现出的实力十分引人关注。“其VLA的泛化能力,赋予机器人适应复杂多变环境、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使其能够精准执行连续复杂操作。”

  千乘资本投资团队称,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硬件能力决定下限,AI能力则决定上限。

  在AI方面,《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千寻智能近期披露了自研的VLA Spirit v1抢先版。视频显示,机器人已能顺畅完成叠衣服全流程操作,攻克了国内柔性物体长程操作的难题。

  “其中,VLA数据主要来源包括海量互联网视频的预训练,之后通过遥操作进行模型精调,最后利用AI自主进行强化学习。”千寻智能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之所以用海量互联网视频进行预训练,是为了让具身模型对操作流程有基本感知,比如叠衣服大概该怎么操作,会有什么样的形态和状态,之后再进行人工遥操作精调。

  在硬件方面,千寻智能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也即将发布。据公司方面介绍,Moz1是国内首个高精度全身力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拥有26个自由度(不含灵巧手),基于全球功率密度较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打造,在速度、精度、安全性和仿生力控方面均达到行业前列。

  对此,千寻智能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公司拥有一流的智能硬件团队。“其双臂和腰腿共20个关节,均集成配备先进的扭矩传感器。这些扭矩传感器精度高(可达±0.1% FS)、响应速度快,可适应静态和动态扭矩测量。再结合自主开发的大小脑融合架构以及高带宽运控力控算法,实现了工业级的控制精度、运行速度和安全性。”

  千寻智能认为,工业级基因可定义具身硬件的新标准,核心关节设计与整机系统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协同,构成了公司的竞争壁垒。

  赛道融资火热,阿美P7已投资3家机器人公司

  随着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机器人赛道融资火热。

  据不完全统计,1月至今已发生110多笔融资,钛虎科技、西湖机器人、维他动力、星海图、傅利叶、众擎机器人等企业都完成了融资。从融资金额来看,傅利叶约8亿元的E轮融资,是今年以来赛道内最大一笔融资,其次是千寻智能的5.28亿元融资,第三名为康诺思腾的超5亿元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傅利叶约8亿元融资中,阿美P7再度参与。据披露,此轮融资由国鑫投资领投,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钧山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此前,在傅利叶数千万美元C++轮和4亿元D轮融资中,阿美P7也曾出手。

  除傅利叶和千寻智能外,《科创板日报》记者留意到,阿美P7也是节卡机器人的投资人。在2022年节卡机器人近10亿元D轮融资中,阿美P7与淡马锡、淡明(Truelight Capital)、软银愿景基金二期联合参与。消息显示,节卡机器人目前正处于科创板IPO排队阶段。

  对于赛道融资的火爆,千乘资本投资团队表示,如果说手机和XR眼镜是个人通讯和娱乐的通用终端,智能汽车是未来人们在结构化道路上出行的通用终端,那么人形机器人很可能成为在各类非结构化环境中,能够与人无缝交互的通用终端,这也将是最大的流量入口。

  “这一波人形机器人创业的机会,源于AI大模型的发展赋予机器人智能,使其展现出一定的通用和泛化能力,而电机、传感等硬件只是渐进式发展,并无突破性跨越。”千乘资本投资团队分析道。

  因此,最高效地实现机器人泛化能力,是未来实现机器人AGI最具潜力的路径之一。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中东资本入局 千寻智能获5.28亿融资 联合创始人为“伯克利归国四子”之一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