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宁海,德国独资企业康迪泰克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加装了蒸汽回收装置,对低品位热能进行有效回收,节能减碳的同时改善了设备运行;在四川广安,通用型螺杆膨胀机发电技术帮助四川领先微晶玻璃有限公司实现烟气余热发电,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0吨;在山东裕龙岛上,热回收解决方案为裕龙石化每年减少蒸汽消耗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万吨,降碳减排相当于每年植树182万棵或种植约1.1万亩森林……这些绿色实践,背后都有一家科技企业的身影——善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善热科技”)。
经过多年的发展,善热科技已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技术涵盖废热余热回收发电、低品位蒸汽利用等领域,其产品在助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家“专精特新”企业也有自己的“烦恼”。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因轻资产、缺抵押的行业特性,在技术升级的关键期,该企业遭遇了融资“卡脖子”。为解决企业面临的难点,浙商银行通过“小微科创贷”产品帮助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成为企业首家合作银行。
“首贷难”何解?
善热科技是北京市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节能换热器、热能利用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技术涵盖废热余热回收发电、低品位蒸汽利用等领域,并提供AI数字化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冶金、石化及新能源行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保价值。
但在融资方面,善热科技却迟迟未能与银行成功接洽。善热科技总经理郭兴军坦言,自己作为“理工男”,多年一直专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对融资不是很了解。“企业初创阶段因轻资产、研发投入高、缺乏抵押物等特征,面临传统融资渠道受限的困境。2024年11月,企业因技术升级及产能扩张急需资金支持,但受限于首贷企业信用信息不足,融资进度受阻。”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行通过金融顾问制度,了解到该企业的需求。通过调研,基于实控人情况,企业专利技术、订单情况及绿色产业属性,我们很快为该企业发放了首笔‘小微科创贷’贷款。”浙商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行小企业一部经理张晓杰说。
记者了解到,“小微科创贷”是此次浙商银行北京分行破解企业融资痛点的关键。“主要是通过对实控人的深入了解,以及在实控人带领下企业获得的专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做了功课。”张晓杰表示,“通过‘小微科创贷’,可以精准满足科创企业研发投入、生产运营及设备升级等多元资金需求,以灵活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加速成长。”
银企“双向奔赴”
“首笔贷款投放后,企业产能大大提升,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迅速,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高。”郭兴军表示。
科创企业一般具有鲜明的生命周期,即初创阶段、成长阶段、发展阶段。科创企业又具有“轻资产、高成长”特性,不是单一的业务或产品就可以帮助其解决经营痛点的。
“企业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体会到这个阶段的特点和难点,但金融机构了解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银行可以从金融和非金融全方位地支持企业发展。”浙商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行副行长陆征告诉记者。
针对企业发展所处的特点,浙商银行以金融顾问制度陪伴企业成长。陆征举例道:“我行从初创期的‘人才支持贷’到成长期的‘科创共担贷’,从技术攻坚期的‘知识产权质押’到上市筹备期的‘股权激励方案’,形成‘贷、投、顾’一体化的服务闭环,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银行部产品支持中心高级经理张宁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探索,该行已经迭代形成了科技金融产品体系。“结合企业初创、取得订单、引入创投、跨境需求、启动股改、上市排队、高管资金管理、IPO上市等十大金融服务场景,焕能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迭代推出‘人才支持贷’‘科创共担贷’‘科创银投贷’‘科创积分贷’‘科创激励贷’‘大股东助力贷’等科技金融系列产品,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多元化金融需求。”
此外,张晓杰亦表示,该行支持善热科技也取得了银企共赢成果。“如企业与我行建立全方位合作,结算资金归集率超80%。后续,我们双方计划深化供应链业务、碳金融等领域合作。”
关于供应链业务,张宁表示:“我行聚焦行业链生态构建,依托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推出供货通、应收通、订单通和分销通四大专属解决方案,以全线上产品模式有效贯通科技型企业上下游对接与服务,快速响应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链的主流融资需求场景,以场景化、嵌入式的金融服务,实现行业链资源优化配置与经营效能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