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为期三天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圆满闭幕。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论坛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百余位政产学研界代表,围绕行业转型路径、技术突破方向及破解“内卷”困局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注入新动能。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指出,2024年汽车产业的边界在不断扩大,成为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协同高效、韧性安全和低碳可持续的新能源新型现代产业化集团。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传统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得益于“政策连贯性与市场规模效应”的协同作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强调,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已突破千万辆,可以说该行业已经进入市场驱动的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体现了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也彰显了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向互动的积极效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备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技术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孕育着颠覆性变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夯实新能源汽车技术基础,支持企业推进整车及动力电池、驱动系统、底盘车身、智能驾驶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这一政策导向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一方面,政策的持续引导和扶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和保障;另一方面,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也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种范式不仅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生态协同是推动产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提出,要同步做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服务支撑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嘉宾的积极响应。
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透露,2025年,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新能源汽车新发展格局。这一政策导向不仅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探索破局“内卷”之道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言时表示,过去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产业链,都领先全球3年至5年。这一领先地位的取得,离不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突破。
然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也指出,过去一年,汽车行业虽取得一系列新成绩,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面对行业“内卷”困局,技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见解和策略,旨在通过深化合作推动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实现技术新突破。
技术创新是打破行业同质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强调,智能化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方向,而AI人工智能是推动智能化的强大动力。只有构建坚实的技术底座,才能为用户创造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体验,有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也表示,电动化、智能化、AI的浪潮正在将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推向深水区,从过去整车出口到海外研发、海外制造,奇瑞真正融入全球大环境当中去,真正和全球的同行进行深度融合协同。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同。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介绍理想汽车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时强调,该系统相比AutoSar有适配灵活、适配范围广、性能更强、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等优势,开源后有望全面替代AutoSar相应功能,且期待业内共享创新成果。蔚来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则强调蔚来会坚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围绕智能电动汽车未来12个领域全栈研发方面的布局,包括高阶智驾芯片、整车全域操作系统、智能底盘、线控转向等。
与会嘉宾还就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高焕坦言,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备受公众关注与担忧。而将车和电池进行价值分离,由电池银行持有电池资产,相信用户的售后体验会大大提升。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消费者面临的动力电池售后困局,也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2030年将可能进入中国新能源革命的爆发期,今后十到三十年,将催生五个十万亿元级的大产业。这一预测不仅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巨大潜力,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展望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推动技术创新和生态协同,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中国也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