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3月28日晚间,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德曼”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19.79%;归母净利润亏损7510.13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533.74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9747.21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79.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40.62万元,同比下降52.29%;报告期内,利德曼基本每股收益为-0.138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1%。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利德曼公告截图
利德曼在年报中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22.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10.13万元。2024年国内医院诊疗活动以常规检验为主,诊断试剂集采品种扩面并落地实施,公司下调部分诊断试剂产品的销售价格,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水平均同比有所下降。公司对业绩不达预期的子公司德赛系统和上海上拓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本期计提商誉减值金额为7,112.80万元,综上原因导致公司2024年度亏损。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收入以生化和免疫诊断产品为主。受体外诊断试剂带量集采和医保控费政策影响,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产品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
综观利德曼2024年年报,业绩全面恶化背后,政策调整、毛利收缩、费用高企及资产减值构成核心亏损动因。
收入端受挫主要源于诊断试剂带量采购政策全面实施。随着集采品种扩面,公司被迫下调产品销售价格,直接导致主营体外诊断试剂收入减少。以生化、免疫诊断产品为主的业务结构未能抵御行业价格竞争,全年毛利率同比下滑5.29个百分点至52.11%,其中第四季度毛利率加速下探至45.58%,环比再降5.43个百分点。价格体系崩塌使得全年毛利空间压缩约1960万元。
期间费用刚性支出加剧盈利压力。尽管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02%、5.92%、10.63%,但收入规模萎缩导致期间费用率攀升至53.52%,同比抬升8.4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3295万元同比下降10.63%,技术迭代能力存疑;财务费用逆势增长2.61%,反映资金成本压力。费用总额1.98亿元虽同比微降4.7%,但占收入比重过半,显著削弱盈利弹性。
资产减值成为压垮业绩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司对未达预期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113万元,占全年亏损总额的94.7%。叠加存货跌价等减值影响,非经常性损益虽贡献2200万元政府补助及投资收益,仍难扭转主营颓势。第四季度单季亏损7617万元,其中商誉减值集中确认导致亏损环比扩大164倍,暴露并购标的整合失利风险。
现金流质量同步恶化,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241万元同比降52.29%,显示账款回收能力减弱。存货周转率降至2次,同比降5.78%,库存压力显现。资产负债率5.7%虽处低位,但净资产收益率-4.52%创上市新低,资本运作效率亟待提升。
综合来看,利德曼正遭遇行业政策重构期的系统性冲击。带量采购引发的价格战短期内难以缓解,内生增长动能缺失叠加历史并购后遗症,公司需在产品创新、成本管控及资产优化方面寻求突破。若不能加快分子诊断等高毛利领域突破,或通过外延并购注入新增长点,业绩修复之路将愈发艰难。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