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里,一位女侠在打斗中猛然挥掌,一道耀眼雷光从手心发射而出……”在3月28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相关分论坛上,一段虚拟拍摄功能演示视频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是阿里大文娱数字化制作的新功能“实时法术”。
“无视听,不网络”,目前网络视听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科技创新推动着网络视听行业迅猛发展。本次大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网络视听依然是我国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品类,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同比增长1722万人;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高达1.22亿元,同比增长6.1%。
网络视听行业发展迅猛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演进,网络视听行业逐渐形成了包含短视频、长视频、微短剧、网络直播、互联网电视、网络音频等多种业态并存且互相交融的格局。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短视频和直播工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结表示,网络视听已成为网民的“数字空气”。
在各细分领域,短视频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仍居第一。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40亿人,使用率达93.8%,连续6年保持网络视听应用细分领域第一。短视频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56分钟,居所有互联网应用首位。
作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微短剧的用户数量同样在逐步提升。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微短剧独立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90分钟涨至101分钟,已追平即时通讯。
此外,长视频在2024年呈现回暖态势,大小屏融合互动实现较大增长。我国长视频用户规模为7.52亿,创2018年以来新高。
科技创新重塑内容生态
“科技创新可能永远在颠覆式地改变我们的行业,不仅是影视、网络视听,可能给各行各业都会带来改变。因此,我们要通过改变和优化规则来提高工业化水平。”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说。
阿里大文娱发布了包括实时法术、AI灯光等五项技术能力的数字化制作解决方案5.0版本。“虚拟拍摄是影视工业化的催化剂,数字化制作解决方案已经成为行业基础设施,这也意味着阿里大文娱已初步进入影视工业化时代。”阿里大文娱数字化制作业务负责人许佳表示,该解决方案将作为基础设施面向影视行业开放。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介绍,腾讯视频在4k超高清、虚拟制作方面处于行业领头羊的位置。2025年,腾讯全年计划播出超高清内容5000小时,占全量新增内容的50%,2026年希望将这一比例提升到66%。
“在‘万物皆可生成’的时代,如何确保AIGC成为网络视听行业的助推器,而非替代者?”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在演讲中表示。在网络视听领域,AIGC已广泛应用并融入节目策划、内容制作、个性推荐、运营推广等各种业务场景,使创作效率极大提升,产业生态更加丰富。
数据显示,使用AI工具进行图片、视频制作的用户占比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增长,从25.6%上升到31%。
“数据显示,B站每月有超8000万用户观看AI相关内容。2024年,B站AI相关内容的播放量超过300亿,AI相关内容投稿量翻倍。”B站董事长、CEO陈睿分享的数据生动证明了用户对AI内容的需求。
“文化轻舟”出海加速
2024年,在海外视听类应用下载量Top100中,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应用有19个,同比新增3个,其中2个为微短剧类应用。截至2024年底,中国微短剧应用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以ReelShort、DramaBox、ShortMax为代表的头部应用,在主要目标市场稳居下载榜前三名。微短剧成为推动中国模式、中国故事走出去的“文化轻舟”。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周继红认为,微短剧以其特有的节奏与张力构建了符合国际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内容形态、产业生态,海外本土化的创作输出也使之成为当前文化折扣较小的传播载体,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高效引擎。
记者了解到,多家行业企业正加速推进微短剧出海。龚宇表示,爱奇艺将紧抓机会开拓微短剧海外市场。容量短剧联合创始人胡朝清透露,今年公司将重点布局包括非遗、武侠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输出。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电商直播领跑短视频领域,职业主播规模达到3880万,同比增长1.5倍,短视频账号规模达16.2亿,每日全国上线短视频突破1.3亿条。业内人士认为,推动直播出海,可以提升中国网络直播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认为,随着直播电商进入全球化3.0时代,跨境直播需构建起从生产端、传播端到消费端的直连通道,让中国的优质商品与中国制造的文化价值走向世界。“流量红利正逐步减弱,跨境直播的重点应从产品输出转向构建品牌、输出文化。”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