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尔斯道夫 2025 年向妮维雅(上海)有限公司注资 3142 万美元。”拜尔斯道夫中国企业事务总经理雷开霆在3月28日的一场市政府新闻办“总部面对面”系列的采访活动上,向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透露,未来这笔资金将用在三大战略方向:本土配方研发、智能制造再提级、精准营销布局。
这家向来“保守”的百年德国企业之所以愿意加大投资,其实是源于其对上海营商环境的信心。
追溯起来,1984 年,拜尔斯道夫以“三来一补”的模式与上海日化集团合作成为改革开放初期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十年后,拜尔斯道夫与上海日化集团下属二厂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妮维雅(上海)有限公司。
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是上海利用外资的特色工作和亮点。自200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总部支持政策以来,根据跨国公司投资新动向和新特点,不断优化升级支持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如今,上海也在各方面给予相关外资企业支持。
2024 年在上海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之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拜尔斯道夫的解决色素沉着的专利成分 “异丁基酰胺基噻唑基间苯二酚”(Thiamidol630)正式获得我国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新原料注册证书。
“Thiamidol630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 2 个美白祛斑新原料、《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第 1 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美白祛斑新原料,是国妆新原料注册的第 1 号。”在雷开霆看来,这是拜尔斯道夫的“211”工程。
而这个荣誉更是属于上海的。据相关部门介绍,注册人妮维雅(上海)有限公司申报的 Thiamidol630 在《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第 3 年 11 个月即获得了批准,打破了此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31 年期间仅批准 1 个美白祛斑新原料的历史性局限。
如今, “上海速度”还在进行中。据上海商务委方面透露,今年2月,制定出台了《上海市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升能级的若干措施》,更加注重对总部增加实质功能的支持,鼓励总部集聚研发创新、财资管理、投资决策、采购分销、供应链管理、共享服务等功能,成为多功能总部;更加注重对高能级总部培育,鼓励总部升级为亚太区总部,设立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细分赛道事业部全球总部,并给予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
2024年,上海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30家。全市新设立外资企业近6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76亿美元,引资规模保持高位。上海依然是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