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 力生制药陷量价困局
2025年03月28日 13:04
来源: 中国经营报
3人评论
1
1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K图 002393_0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近期,力生制药发布2024年年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下降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下降31.16%。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营收突破13.3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骤降49%至1.85亿元。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无疑给公司的盈利能力打上了一个问号。

  针对主营业务利润增长乏力及后续提振措施,本报记者日前向力生制药方面致函采访,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净利润下滑近五成

  有关资料显示,力生制药始建于1951年,是泰达控股所属医药健康领域企业。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学药片剂、硬胶囊剂、滴丸剂、冻干粉针剂、水针剂、原料药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医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吲达帕胺片(商品名:寿比山)、正痛片(商品名:三鱼)、头孢地尼分散片(商品名:希福尼)等产品。

  在公告中,力生制药将2024年净利润下滑主要归咎于处置土地收益及成本费用增加。

  据公司方面透露,其净利润下滑主要因上年度处置土地收益2.38亿元,剔除该因素后,利润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8.80%。此外,公司调整营销模式,收回核心产品总经销权,导致当期成本费用增加。

  而深入分析2024年力生制药的经营状况,可以发现其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医药制造业务的放量。在这一过程中,盐酸多奈哌齐片的表现尤为突出,报告期内,其销量实现了63%的大幅增长,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然而,尽管医药制造业务看似一片繁荣,但核心业务却陷入了增收未增利的泥沼。公司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59.40%大幅下降至55.07%,扣非销售净利率也从12.98%大幅下降至7.71%,降幅近40%。

  分季度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力生制药扣非净利润亏损330.92万元,同比降幅达126.59%,创上市以来首次单季亏损纪录。

  除了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外部环境的变化也给力生制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升级以及原料药价格的持续上涨,公司在2024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年报显示,公司的营业总成本同比上升了24.96%,这一增速远远超过了营收13.25%的增长速度。

  成本的大幅上升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又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空间,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盈利状况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力生制药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成本压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未来发展前景或更加不容乐观。

  核心产品“以量换价”失效

  实际上,在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力生制药的核心产品虽实现了销量的增长,但收入增幅却未能同步,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以量换价”失效的情况。

  例如,公司核心产品吲达帕胺片(商品名:寿比山)、碳酸氢钠片通过集采实现了放量销售,但价格的大幅下降抵消了销量增长带来的收益,导致收入增幅未能达到预期。

  据了解,早在2020年1月,盐酸多奈哌齐片就被纳入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在该次集采中,5mg×14片规格的盐酸多奈哌齐片中标价格从1.35元降到0.44元,降幅约为67.4%。同时,吲达帕胺片在第二批国家集采中降幅达82.97%(河北地区数据),中选价低至0.0643元/片(2.5mg规格);碳酸氢钠片在第三批集采中降幅为43.49%(河北地区数据),中选价降至0.0838元/片(0.5g×100片规格)。

  此外,力生制药全资子公司中央药业的头孢地尼分散片此前也因未能及时通过一致性评价错失集采机会,导致原有代理协议失效。

  在2020年开展的第三批全国药品集采中,头孢地尼片剂与胶囊两种剂型被纳入,最终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制药有限公司以11.63元/盒的价格中标头孢地尼分散片;头孢地尼胶囊方面,石家庄四药、豪森药业、倍特药业三家企业中标。但中央药业的头孢地尼分散片直至2021年11月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未能参与集采。

  除了盈利方面的困境,力生制药在现金流和流动性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为8826万元,同比大幅减少55.87%。这一数据的下滑主要是由于采购支付的增加以及应收账款、存货的积压所致。其中,应收账款从0.44亿元猛增至2.07亿元,增速高达370.45%;存货也从1.76亿元增至2.24亿元,增速为27.27%,均远远超过了营收增速。

  按账龄来看,力生制药1年以内(含1年)应收账款从期初的4464.9万元增长至期末的2.06亿元;1至2年的应收账款从期初的13.88万元增长至224.96万元。

  同时,现金及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7.78%,流动性风险愈加凸显。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出公司在运营管理和资金周转方面存在着缺陷,也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活动和发展战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创新研发道阻且长

  力生制药在年报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聚焦主业,贯彻‘聚焦核心、三力合一、全面创新、合作共赢’的战略思路。”公司试图通过创新研发和资本运作扭转局面。

  据力生制药方面披露,2023年和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05亿元、1.27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09%、9.54%。2023年获得批件4个,2024年获得批件16个,创历史新高。同时,公司与中科院工生所合作布局合成生物学新赛道,开展鲲01、鲲02项目的研究。

  但现实情况却在于,新药研发转化周期漫长,力生制药所布局的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需长期投入风险极高,且目前多在早期研究阶段,短期内难以贡献业绩。

  在资本运作方面,力生制药此前通过出售田边制药股权、医药财务公司股权等回笼资金。

  2024年5月,力生制药宣布拟以不低于1.2亿元的底价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天津田边制药24.65%股权,其给出的理由是,田边制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且产品线缺乏竞争力,需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该交易经股东大会及监管部门批准后,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

  2024年6月28日,远大医药(中国)以底价1.20292亿元完成股权受让,成为唯一意向方。交易完成后,力生制药完全退出田边制药股东行列,彻底剥离非核心资产。

  此次交易为力生制药带来约1.2亿元现金流,结合其他资产处置(如医药财务公司股权转让),全年累计回笼资金2亿元。但田边制药作为联营企业,此前贡献的投资收益有限,2023年其净利润仅占力生制药归母净利润的3.2%。

  2022年,力生制药就在年报中提及要积极拓展电商渠道,加快立体化营销体系建设进程。2024年,公司再度提及要“重塑分销渠道”“开拓零售市场”。

  同年,公司在天津开设的三鱼大药房开业首日客流量超1000人次,但相较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电商巨头,其自营平台尚未建立竞争优势,全国性渠道网络尚未形成。并且,新成立的“三鱼大药房”实体药店与电商平台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线上线下融合效果有限。

  “三鱼大药房”虽定位为“药品零售+会员体验+电商平台”三位一体,但实际运营中尚未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未来依靠其能否打开增量空间,仍需时间验证。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增收不增利 力生制药陷量价困局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5-03-28 17:22:28 来自 上海
管理层大幅涨年薪就可以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28 14:20:15 来自 天津
力生制药净资产说没就整没了,整个一个扯淡的货色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28 13:50:52 来自 重庆
非常好,再多几家唱空就更完美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