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北京香山脚下春日正盛,路边的梅花、桃花、杏花缤纷盛开,生机勃勃。
下午,北京市海淀区利亚德里同样拥有着别样生机。公司展厅中的动作捕捉棚内,中央的电子屏幕里正展示着一处古色古香的街道,斗战胜佛孙悟空身穿铠甲,站在街道的青石板路上不时转动着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时而跳跃疾走,十分灵活。
屏幕外的现实世界,一位身穿贴着标记点的黑色紧身衣帽的工程师站在两米远的空地上,手拿一根同样贴着标记点的金属棍正在同频走动。
这个动作捕捉棚内布置的摄像头会发射红外线,到标记点形成反射,以此打造出一张隐形的罗网,工程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化作数据洪流,冲刷着屏幕内的虚拟空间,虚拟世界中的斗战胜佛便出现了相同的动作和反应。
从现实的人类动作到赛博世界的孙悟空,工程师为记者现场展示的是虚拟动点(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的“OptiTrack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也是这套系统,服务了2024年爆火的《黑神话:悟空》。
虚拟动点是利亚德旗下的子公司。成立30年的利亚德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一路走来,利亚德的发展道路中经历诸多技术突破,如今作为北京市海淀区的优质民营上市公司,最新总市值已经超过194亿元(截至2025年3月26日收盘)。
利亚德的发展之路,成为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仅在海淀区,如利亚德这样优质的民营企业众多,他们展现自身活力和发展韧劲的同时正在市场上“大显身手”。
创业:现实世界里的一面屏
上世纪90年代,老百姓的家里,彩电、影碟机、音响是必买的“三件套”。通过一个电视显示屏,春节联欢晚会、正大综艺、非常6+1等节目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1995年,一个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年轻人李军把目光放到了经营铁路显示器上,注册成立了最初的北京利亚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迅速占领铁路引导系统、机场引导系统过半的市场份额。
“2000年之前,显示行业还处于科技前沿。1995年利亚德成立之后的业务量增速很快,起步第一年大概就有800多万。”3月25日,利亚德总裁袁波跟媒体分享利亚德最早的创立历程时说到,在1998年,利亚德已经不满足于追求单纯业务量的增长,而是希望有技术突破,“我们(LED显示)能不能变成多个颜色”,带着这样的想法,1998年,利亚德的第一次技术创新成功了,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全彩的LED显示屏。
要知道,在当时的广告市场,传统的广告海报和广告牌才是主流,利亚德全彩LED显示屏上市后受到了市场喜爱,人们在大街小巷也能看到平时在电视里才有的广告内容。
随着千禧年的到来,全球科技发展迅速,中国加入WTO等关键节点下,利亚德的发展能力惊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惊艳了世界。梦幻五环、巨型的LED地屏画卷、地球影像等显示效果,让人们惊叹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迅速,这背后,利亚德光电提供了最核心的LED服务。
北京奥运会让利亚德声名大噪。2011年,利亚德将目光放到了A股市场,冲刺IPO,2012年便成功上市。当时的利亚德业务从全彩LED显示屏到LED电视、LED照明、LED背光标识系统都能涵盖。在北京站、武汉轻轨、西安地铁、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埃及开罗国家体育场等地,都能看到利亚德承接过的项目。
创新:从虚拟世界进入新时代
利亚德上市后,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加大自主研发、收购等方式,业务不断扩大。记者了解到,目前利亚德已经形成了以LED智能显示产业为核心,文旅夜游、AI与空间云计算产业融合发展的全生态事业群。公司始终以技术研发为根、产品创新为本,专利近2600项。
2024年,一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又一次惊艳了世界。
这一次,利亚德AI与空间计算产业发展也被人们关注到:公司旗下的虚拟动点,提供了《黑神话:悟空》最核心的动捕技术“OptiTrack光学动作捕捉系统”。
3月25日,利亚德的工程师为新京报记者展示这套系统并透露,这套系统可以精准捕捉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并将其转化为游戏角色动画,涵盖了从简单的走、跑、跳、攻击、防御等,到更为复杂的攀爬、游泳特殊技能动作。
虚拟动点解决方案中心经理崔超表示,目前的OptiTrack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也正在应用于仿真机器人领域,用于捕捉真人的动作,获取动作数据以训练机器人,让机器人的动作行为更加熟练、更像人。此外,虚拟动点还实现了从有标记点动作捕捉到无标记点动作捕捉的突破,无需穿戴任何设备,摄像机将在更自然的情况下进行肢体动作采集、录制及实时数据传输,并通过AI算法获取、计算人体动作姿态,实现实时捕捉效果。
3月25日,记者来到利亚德的展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科技世界。在这里,记者亲眼看见和亲身体验到利亚德在视效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应用,其中包括虚拟动点的LYDIA动作大模型、AI数字人交互系统、虚拟动点智能数字生态互动方案展示等。
其中的虚拟动点的AI数字人交互系统,得益于可实现模型制作、动作驱动、渲染等全生命周期数字人资产制作与管理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文旅、展陈、广播电视、直播等多种场景。
护航:北京市助力民企大显身手
回顾利亚德的发展,公司在上市前就曾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利亚德招股书,2010年8月,利亚德成为中关村“瞪羚计划”重点培育企业;2011年10月,利亚德申报的高清LED创意应用视频显示系统被列入“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立项项目”。
如今,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利亚德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将业务布局国际化,实现业务全球覆盖。目前,利亚德已经拥有横跨全球的十大高端制造基地,年产能超过100亿元。
利亚德的科技发展之路成为北京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自北京市海淀区发改委了解到,目前,海淀区国家高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接近八成,联想、美团、小米、滴滴、百度等10家民营企业入榜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与此同时,海淀区聚焦产业释放民营企业创造力,正在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先导、科技服务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支柱的“1+X+1”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建设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方面,已形成全栈产业链布局,建成万卡先进算力集群。在海淀区,也已经涌现出抖音豆包、百度文心、快手可灵、智谱GLM-4、月之暗面Kimi、百川Baichuan4等一批国内领先的基础模型和头部应用。
毫无疑问,在北京,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研发创新的核心引擎。
据了解,北京市规上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在全市规上企业中占比近七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装备等产业民企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在2025年,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市的又一工作重点。
根据《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北京市将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将择优按照投入予以一定比例支持。
同时,为了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北京将制定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计划,组织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实施一批民营企业示范项目。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北京正以民营经济为支点,撬动整个创新体系的质变。那些在动捕实验室里捕捉到的肌肉震颤,在算法平台上跃动的数据洪流,在智能工厂中流转的工业元宇宙,终将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民营经济注脚。
(文章来源:新京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