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海证券报社联合南京市投资促进局共同举办了“沪宁携手共促科创产投新生态”投资交流活动。来自上市公司、优强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研究机构的50多位嘉宾实地探访中国(南京)软件谷,并与南京市政府领导座谈交流,共话商机、共谋发展。
活动上,上海证券报社与南京市投资促进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证券报社受邀成为南京城市投资发展合作伙伴,双方将深化合作,搭建政企交流平台,以投资招商为契机,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共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南京展现“软件名城”魅力
2010年9月,南京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首座“中国软件名城”称号。2024年,南京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过8500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其中,雨花台区是南京市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核心区、国家重要的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中心。
25日下午,雨花台区副区长刘峰陪同企业家代表参观了位于雨花台区的中国(南京)软件谷。刘峰介绍,雨花台区拥有涉软企业总数超4890家,涉软件从业人员总数达37.5万人。十里软件大道,正以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持续夯实南京“中国软件名城”的硬核底气。
“站在城墙根,就能感受到南京文化的厚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商机。”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军在座谈时表示,希望企业家们感受到南京独特的城市魅力;欢迎企业家多传经送宝,助力南京产业科技创新。
“法治环境好、政府有为、传统工业基础好,这是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臻把南京当作自己的“福地”。1999年,他在合肥工业大学工作时与南京扬子石化合作的科研成果,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海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在交流时表示:“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升级改造,还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都需要软件的支撑。”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聚焦软件检测。公司董事长董永东说:“判断软件质量是全球性难题,我们把这个难点变成了产品,通过检测来验证产品是否可靠、可信、安全。”
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毕小平第三次参加上海证券报社组织的考察调研活动。在软件谷参观南京软件产业博览馆时,墙上的两句话让他印象深刻——“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南京‘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良好,南京软件产业的硬科技优势强大。”毕小平表示,日联科技作为工业检测领域的龙头企业,与南京的硬科技“基因”高度契合,希望更深入地融入南京的产业链、供应链。
“南京打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刘永新表示,希望未来与南京建立长期合作,形成良好互动。
江苏氢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氢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董事长李政涛希望更多的科创基金、产业资本能够加强对氢能领域的关注和投入。
金融活水激荡,产业科技创新澎湃
“南京、雨花台区有着培育创新的土壤。”国泰基金董事长周向勇表示,国泰基金将更多关注南京当地的瞪羚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期待有更多投资成果落地,创造出更好的回报。
友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罗金宝表示:“南京是科创高地、投资热土,也是我的第二故乡。雨花台区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一张金名片。希望未来在南京落地一些专项产业基金,围绕优势产业进行投资。”
中保投资基金董秘徐璞表示,近年来公司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保险资金属于典型的长线资金,希望未来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与南京探讨合作机遇,促进投资落地。”
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致力于搭建天使投资平台。合伙人王全宝表示,希望推动天使投资更深入地服务于前沿科技创新。“南京是科创金融示范区,希望进一步探讨合作机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