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酱香酒,进一步回归消费市场本质。今年糖酒会期间,主会场酱酒参展企业减少,杂牌酱酒逐步退场,贴牌定制酒热度下降。一些区域酒厂坦言,要逐步砍掉贴牌,专注主线做品牌。
如今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今年糖酒会,一些酱香酒企推出百元以内价格带产品试探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低价酱酒品质参差不齐,区域品牌布局这一价格带,或许是“卷价格”趋势下变相调价的选择。
行业洗牌加速
酱酒自2018年进入白热化竞争后,走势成为业界关注重点。近两年,酱酒热趋于理性,酱酒企业洗牌加速。
从今年糖酒会来看,不少区域品牌选择缺席,还有一些企业在世纪城等主展厅不再设展位,仅设酒店展。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酒店展参展企业多为中小厂家,酱酒企业集中,与往年相比,一些杂牌退场。
“我感觉锦江宾馆酒店展的参展企业大概少了两成,去年这个通道全是参展商。”酱酒品牌“家大业大”一位销售人员说。
“相比之前,现在酱酒不好做了,头部酱酒品牌形势好,带动酱酒热。头部下滑,行业也在加速洗牌。一些中小厂家,尤其是作坊式厂家,逐步倒闭退场。”茅台镇大福酒厂销售人员坦言,今年糖酒会,“很多酱酒参加完酒店展就回去了,可能是担心回不了本。”
同时,不少酱酒企业仍将贴牌酒、开发酒等作为主要业务。在锦江宾馆的酒店展,很多酱酒厂家在展台醒目处印上“品牌开发、贴牌定制业务”文字。有酒厂销售人员还会拉着观展人员到展台品酒,价格在二三十元/斤到一百多元/斤不等的基酒,装在白色酒瓶中,并标注了一系列数字或字母。
在一家贵州酱酒参展厂家展台,新京报记者以有团购定制酒需求为由咨询,销售人员拿出十多个白色酒瓶,瓶上贴有E1、E2、F1、F2、F3、G1、G2等字母与数字组合的文字,让人们逐个品酒。销售人员称,“这些酒都是为参展糖酒会专门调的”,这也引发了其实际发货酒品质能否与现场“代号”酒一致的质疑。

糖酒会酒店展期间的部分品鉴酒。新京报记者秦胜南摄
此外,新京报记者发现,有些酱酒厂家销售人员介绍自称拿货价百元的酱酒产品时称,该产品是“大曲坤沙工艺”,被质疑并非坤沙工艺后,其改口“200元以下没有大曲坤沙,都是碎沙”。然后,该销售人员去拿出一款要价400多元的酱酒,称“这绝对是坤沙”。
“有的酒厂销售人员报价高低,是看品酒的人懂不懂,看人下菜碟,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套路’了。”在糖酒会逛展的消费者孙先生说。
区域酒厂重视做品牌
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酱酒“贴上茅台镇就能卖出去”的时期已经过去,做品牌成为更多酒企共识。
在糖酒会世纪城主展厅,来自河南的陈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到糖酒会,他想拓展酱酒代理,逛展后发现,今年主展厅参展的多是有一定品牌沉淀的酱酒厂家,除了大品牌,还有一些不算知名但听过的品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坤沙酒、碎沙酒难以分辨,品牌成为质量筛选的第一关。”
“以前我们主要给别的酒厂供基酒,去年我们公司也开始做自己的品牌,推自己品牌的酱酒,不做品牌走不长远。”一家主做贴牌开发酒的酒厂销售人员直言。
一些老酒厂也开始重点推自身品牌,其中,来自贵州的平坝酒工作人员称,以前他们的开发产品太多,以后公司会逐步砍掉这些开发品,专做主线。
贴牌开发酒的现象,不利于名酒品牌形象的树立。早在多年前,头部酒企就开始砍掉和缩减开发品。近年来,在白酒市场持续向核心产区、名优白酒品牌集中的情况下,一些区域品牌也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开始注重主线产品发展。
有分析认为,酱酒曾经的火热,一度让贴牌模式快速增长,并填补部分主流酱酒企业的市场空白。但2022年的市场调整和品牌分化,快速终结了这一商业模式。
“酱酒赛道从品类扩容转向品牌沉淀,精细管理助推酒企份额突围。”东吴证券分析师认为,2023年,主要酱酒品牌快速完成全国化渠道扩张,并在高端、次高端价格带基本实现核心价位的心智占领。2024年以来,酱酒品牌随行业步入回落调整阶段,酱酒热宣告退潮,未来白酒竞争不再简单是品类凌驾于品牌,更看重的是酒企综合运作能力。
“卷”百元以下价格带
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近期发布的《2024-2025年度酱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酱酒产能约65万千升,同比下降13.33%;实现销售收入2400亿元,同比增长4.35%;实现利润约970亿元,同比增长3.19%。
“全国市场酱酒消费人群继续扩容,酱酒仍属于增量市场。白酒是存量市场,但酱酒是增量市场。”酱酒专家、权图酱酒工作室总经理权图认为。
另据卓鹏咨询报告显示,在白酒市场中,300元以下价格带白酒产品约为3300亿元,约占总市场规模的43%。根据此前预测,2025年,300元以上白酒市场或有超过10%的下滑,但300元以下大众消费市场还有10%左右的增长。
百元价格带大众消费酒成为当下趋势,2023年糖酒会期间,茅台展台上百元价格带的台源酱酒亮相,一度引发关注。
今年糖酒会期间,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不少老牌浓香名酒纷纷布局百元以下价格带,将光瓶酒作为战略布局之一。部分酱酒区域酒厂也开始布局百元价格带,“卷价格”成为趋势。其中,贵州的平坝酒销售人员称,专门在糖酒会推一款百元以内平价酱酒产品,“看看市场的接受度,也是为了占位更多价格带”。贵州汉熙酒推出一箱6瓶批发价两三百元的平价酱酒。
不过,低价酱酒品质不一则是风险因素。有业内人士直言,“一些作坊式酒厂,卖八九十块钱一箱6瓶的,酱味都没有,有的是串沙酒,甚至会兑点食用酒精。”
来自黑龙江的白酒从业人员毕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曾走访茅台镇多个酒厂,一些小酒厂、作坊酒厂的品质确实参差不齐。不过当下行业处在库存消化期,控货挺价成为共识,酒行业利润空间大,一些酒厂库存高,推百元以内酱酒或许也是一种变相调价。
(文章来源:新京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