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报记者史丽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琼斯)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小东3月26日在中国银行2024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回答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过去一年,中行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十条”,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据他介绍,在产业升级赋能方面,中国银行聚焦先进制造、绿色转型、数字赋能,助力传统产业高端化转型贷款余额增长超29%,深度服务企业数字化升级。
在培育新兴产业动能方面,中国银行构建“梯度培育+全周期服务”体系,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约2.47万亿元,增幅约26%。
在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方面,中国银行为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提供定制化服务;首创新质生产力统计指标,设立专项经济资本配置通道,激发全行创新活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重塑中国银行业务布局与服务模式。”张小东表示,今年1月,中国银行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专项支持计划,覆盖上游算力基础设施、中游技术创新及下游场景应用。这一布局将纵深推进中国银行科技金融发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为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达3300亿元。张小东表示,未来,该行将根据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对核心企业上下游全产业链客群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扎实推进5年人工智能产业链万亿专项综合金融支持计划落地,为“人工智能+”行动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中国银行将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发挥国有大行责任担当,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发力。”张小东表示,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当好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二是深耕“五篇大文章”,构建新质生产力服务生态;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厚植高质量发展土壤。
张小东表示,中国银行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加大资源倾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升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深化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赛道的综合化服务。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