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3月26日讯(记者吴旭光)工业机器人产业热度持续升温。
3月25日晚间,瑞松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9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434万元)购买松下互联株式会社(PCO)的高精高速并联机器人项目相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本次交易不涉及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瑞松科技称,通过本次交易购买高精高速并联机器人项目相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实现相关技术的顺利转移和应用,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高端精密装备业务的布局,提升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今日(3月26日),瑞松科技董秘办人士表示,本次交易不属于股权收购,主要是对标的公司并联机器人业务“打包”购入,包括工业机器人设备等有形资产,以及相关业务专利技术、图纸等无形资产等。
加码工业机器人赛道
对于本次收购,今日(3月26日),有机器人行业分析师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上,以串联方式为主的六轴联动机器人产品较多,可用于加工复杂曲面的机床。“相较之下,并联六轴机器人则相对较少,主要应用在食品包装、日化、医药,以及3C电子、半导体、航空电子等领域。”
谈及本次交易的协同性,“标的公司的六轴联动机器人,属于公司主营机器人业务的一个细分领域,待前者纳入公司体系之后,有助于拓宽公司在3C电子、半导体以及光通信等下游市场应用,增厚公司未来业绩。”瑞松科技董秘办人士表示。
瑞松科技董秘办人士进一步称,目前该公司主营业务中,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在汽车领域的收入占比常年在六成左右,此外四成收入来源于交通轨道、3C电子等应用场景。
瑞松科技是一家专注机器人、机器视觉、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商。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智能制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瑞松科技此前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该公司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两轮车、3C、工程机械等行业客户为主,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务约占60%至70%,客户包括比亚迪、零跑汽车、广汽埃安等。
除新能源汽车外,瑞松科技在也开拓新能源其他领域,例如光伏、风电等,但目前业务占比较小。“公司正规划及准备进入半导体检测应用行业,包含半导体晶圆前、中、后道制程及芯片封测等赛道。”瑞松科技表示。
瑞松科技日前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7亿元,同比减少12.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44.30万元,同比减少76.76%。
瑞松科技称,2024年度受市场行情影响,订单量有所减少,部分项目验收延迟,导致公司收入有所减少。
工业机器人领域并购之“冰与火”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瑞松科技出手日本PCO,只是当前A股上市公司并购浪潮下的一个缩影。
自证监会2024年9月24日发布“并购六条”之后,A股上市公司并购活跃度持续攀升。去年9月24日以来,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披露的并购重组事件共744起,市场热度不减。
其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在近年来纷纷展开大规模并购。
作为“并购六条”发布之后的首例,上海电气去年10月19日公告,拟以现金方式从控股股东上海电气集团手中,收购上海宁笙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宁笙实业)100%股权,交易价格达30.82亿元。
谈及该笔交易最近进展,今日(3月26日),上海电气董秘办人士表示,目前该项目收购已经完成交割,目前标的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经营。
机器人赛道虽然火热,但一些企业存在同质化问题。
据市场三方数据统计,2024年,有超过15家机器人企业因技术瓶颈难以突破、市场需求判断失误、资金链断裂等原因黯然退场。
此外,2024年,国内头部工业机器人企业业绩大多表现不佳。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埃斯顿、埃夫特、机器人等均处于亏损状态。
在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看来,工业机器人企业亏损的本质原因为行业下游需求收紧、承压,机器人行业内卷化在加剧,“这就导致大家即便销量有增长,但在营收、利润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这是行业当下的普遍现象。”
近期,林州重机终止机器人项目引发市场关注。2月27日晚,该公司拟终止“工业机器人产业化(一期)工程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该项目自2016年上半年后无新增投入,投资进度停滞在51.1%。
林州重机表示,终止工业机器人项目系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及优化资源配置考虑。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