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4日,诺和诺德称已获得港股上市药企联邦制药(3933.HK)子公司联邦生物科技减肥候选药物UBT251的全球开发、生产和销售权,诺和诺德将支付2亿美元的预付款,以及高达18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潜在交易价值高达20亿美元。
联邦制药最新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137.6亿元。3月25日收盘,联邦制药股价下跌近12%。
据介绍,UBT251靶向GLP-1、GIP以及胰高血糖素三种受体,也被称为“三重受体激动剂”,具有更大的潜在减重疗效。通过收购该药物的全球权益,诺和诺德将获得与礼来竞争更大的筹码。
去年,诺和诺德中国的收入增长13%,达到约26亿美元。该公司的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减重疗法于去年11月正式在国内上市。
不过,随着礼来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在中国获批上市,诺和诺德正在面临更大的竞争挑战。去年12月,替尔泊肽公布了一项减重效果大幅超越诺和诺德的研究数据后,诺和诺德股价大跌。
诺和诺德的最新交易反映出跨国制药巨头已经瞄准全球肥胖危机的“中国机遇”。目前,中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肥胖或超重,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这意味着将有9亿中国人肥胖或超重,这个市场要比美国大得多。
在诺和诺德之前,默沙东,礼来,阿斯利康都与中国企业签署了授权协议。
去年11月,礼来与来凯医药签订合作协议,出资并执行LAE102(ActRIIA单克隆抗体)针对肥胖症治疗的美国临床试验,这款药物具有和GLP-1减肥药联合用药的潜力;去年12月,默沙东以高达20亿美元的价格,独家获得翰森制药的口服减肥药HS-10535;去年10月,阿斯利康与诚益生物就ECC5004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用于治疗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代谢疾病。
“大型制药公司将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视为能以较低价格获得早期许可协议的重要来源。”一位生物医药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大量技术已在中国涌现,中国在基因疗法、细胞疗法,以及其他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对于诺和诺德而言,随着司美格鲁肽的专利即将于2026年3月到期,该公司还面临大量中国本土厂商涌入市场的竞争压力。截至本月,至少有15家中国制药厂商已经开发了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其中,华东医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最后阶段;杭州九源基因也已递交了一款药物的上市申请。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多家三甲医院的肥胖诊疗中心和减重门诊了解到,目前医院仅有司美格鲁肽减重药(商品名:诺和盈)可开,还有大量的患者需求有待满足。
有研究预测,中国与肥胖相关的治疗费用占中国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将大幅上升,到203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另据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预测,2030年我国GLP-1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