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躬身入局来势汹汹 个人消费贷要成新晋“内卷之王”?业内:市场空间未见顶
2025年03月20日 14:27
来源: 财联社
7人评论
11
56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消费贷市场也要迎来近身搏杀了吗?

  近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外印发,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强调要“强化信贷支持”。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作为信贷投放的主力军,连日来,多家大行随即相继发布相关专项计划,瞄准新能源、房地产等领域,大力进军消费贷市场。

  与大行股份行大举进军巧合的是,银行个人消费贷价格近期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据财联社记者报道,开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利率下行趋势明显,相关产品利率已经接连跌破“2.6”、“2.5”两大关口。市场最低利率,已经快速下探至2.4%一线。

  消费贷市场,会否像个人房贷、普惠小微等业务中曾经出现过的情形一样,在大型银行下沉后变得“极致内卷”?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市场人士表示,尽管近期消费贷利率不断下沉,但“这个市场依然没到见顶期,当下还有空间”,还没有真正到“极致内卷”的程度。

  但多名银行业人士强调,发力消费贷虽然在当前情况下是“不得不为”,但贷后风险管控仍需加强。

  大行凶猛!部分银行个人消费贷年增速超过70%

  3月19日下午,农业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高度重视提振消费的行动方案,发挥该行“横跨城乡、点多面广”的优势,正在持续加大个人贷款投放力度。

  “今年,农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延续良好发展势头,目前个人贷款余额已超9万亿元,成为首家买入该台阶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截至3月17日,该行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达1.33万亿元,年增量达270亿元。

  在走访中,除了农业银行之外,工商银行也向财联社记者晒出了“消费类”成绩单。工行相关人士向记者指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工行正在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创新服务模式。截至今年2月末,工行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1.7万亿元。

  3月19日,光大银行相关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积极响应相关号召,推出服务支持提振消费专项工作方案,全面加大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2月末,光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信用卡贷款余额近3700亿元。

  如果单纯查看上述数据,市场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对比信息来看,就可以看到近两年大行在消费贷领域的“凶猛”之势。

  财联社记者查询公开数据发现,截至2023年末,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大行的个人消费贷余额均在三四千亿的水平。其中,部分银行此项业务年增速高达70%以上。也就是说,正是在这两年来,大行其实已经在消费贷领域加大了投放。

  某江浙沪上市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坦言,近两年来的确是国有大行、股份行在消费贷领域开始发力的时期。过去,这些大型银行依托政府投资、对公等获得不菲收益,对消费贷相对轻视。如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叠加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号召,未来一段时间内,国有大行、股份行将会在消费贷领域强势发力。

  八仙过海多点开花,不同银行发力重点差异明显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结合各自特点,近期在消费贷领域,不同的银行也有一些发力的重点。

  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正深耕大额消费场景,将新能源汽车消费、家庭装修等作为重点,助力居民消费升级。目前,中信银行和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展开深度合作,发布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在降低购车门槛方面,中信银行可以提供“零首付”方案;针对有车一族,中信银行发布了“以旧换新”贷款方案,贷款流程持续简化。

  光大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他们正围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三大经济”,结合不同区域特点,加大创新力度。比如,光大信用卡启动了“冰雪去嗨节”品牌建设,围绕冰雪场景不断拓展缴费首单、电子账户等服务。同时,和民政部门、社区借道进行合作,进一步极大支持引发消费的力度。

  农业银行则把目光瞄准了房地产。该行相关人士相财联社记者介绍,农行正在紧抓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积极变化契机,围绕居民高品质购房需求,进一步极大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邮储银行的重点则放在信用卡消费、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方面。邮储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正在持续发挥信用卡的消费支持作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支付立减、商圈消费优惠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福利。同时,针对预付费消费纠纷多发的问题,邮储银行依托央行相关技术,搭建了安全可控的智能合约场景平台,并在数字人民币APP模块中率先推出面向电商和健身行业的智能合约预约消费服务,能够确保未消费资金始终归属于消费者本人,让大众能够放心消费。

  “面向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专业教育需求,我们推出了‘优学贷’产品”,工行相关人士表示,他们正在加强对不同社群消费特征的深入研究,持续创新产品,以不断激化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个人消费贷业务要成新晋“内卷之王”?

  在记者调研中,多家银行给予的反馈就是,当前加大消费类贷款投放,不仅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提倡和要求,也是银行业寻找下一个信贷增长新空间的必由之路。随着信贷需求环境的变化,更多国有大行、股份行也不得不躬身入局,加大消费类贷款的业务拓展和信贷投放。

  “相比国有大行,城商行过去才是消费贷的主力军。这是由银行的特点决定的,大行过去有自己的壁垒,中小银行早已在消费贷领域搏杀多时。”上述江浙沪银行人士坦言,而如今,随着更多大型商业银行大张旗鼓的杀入,未来消费贷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不过,有券商银行业分析师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尽管大行加入消费贷领域的竞争不可避免,但对银行而言,仍然需要加强风控管理,以减少后续不良。

  农业银行相关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该行将会坚持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全流程的风险监测体系,把风险防控融入到产品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环节,“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在上述江浙沪银行人士看来,尽管当前消费贷利率不断下沉,部分银行甚至低到2.5%左右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已经到了极致内卷的阶段。国有大行的纷纷加入,其实最先挤压的并不是城商行的空间,因为后者布局早,在一定区域也建立了优势。国有大行的入局,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各种非法、合法的网贷、互联网贷款平台,后者长期以来依靠各种虚假宣传、“砍头息”等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也“毒害”了很多消费者。“过去这块市场大行没有好的产品,一些人自然会被非法中介所引诱,落入高利息陷阱”。

  上述人士认为,工行、邮储等大行的相继发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净化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正规、价格更合理的消费类贷款,同时更好的提振内需,刺激消费。当然,长期来看,参考信用卡市场的经验,未来一段时间内,正规消费贷市场的内卷恐怕也难以避免,“但目前这个市场还远没有轮到谈内卷的阶段。”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70
原标题:国有大行躬身入局来势汹汹,个人消费贷要成新晋“内卷之王”?业内:市场空间未见顶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置顶
2025-03-20 15:49:31 来自 上海
银行加大消费贷投放,有助于提振消费,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对银行的风险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取消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21 22:19:10 来自 山东
的,打死我都不会贷款!!!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20 16:11:34 来自 内蒙古
银行掩护!资金出逃!暴跌将至!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5-03-20 14:41:48 来自 北京
业内都啥玩意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2025-03-20 14:37:21 来自 四川
有钱就能够提振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1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