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三次新品发布 智元“反攻”胜算几何
2025年03月19日 20:17
作者: 乔心怡
来源: 第一财经
1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3月19日中午,在宇树最新公布的视频里,机器人G1在2秒钟之内完成了侧空翻,并稳稳落地。在宇树展现G1爆发力和稳定性的前一晚,智元机器人发布了数据采集范式ADC (Adversarial Data Collection, 对抗数据采集),并在今天中午释出了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的更多训练成果,完成了包括安检、擦桌子、超市结算等任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顶着“天才少年”名号的彭志辉(“稚晖君”)创立的智元机器人都是行业中不折不扣的流量宠儿。随着宇树的出现和发展,智元似乎也陷入了某种焦虑。在过去两周中,智元先后发布了大模型GO-1、机器人X2和新的数据采集范式。

  密集的发布之下,流量的聚光灯是否又会重新倾斜回来?群雄逐鹿之下,机器人企业们要比拼的内容远不止跳舞、空翻运动,供应链、资本和市场都是企业比拼的关键要素。

  赛程还未过半,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智元的“曲线包围”

  两周之内,智元发布了三个新的产品。

  上周一,智元发布了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与传统的VLA(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不同,GO-1的ViLLA架构由VLM视觉语言大模型和 MoE混合专家组成,并加入了潜在规划器(latent planner),来弥合图像和文本输入与机器人执行动作之间的鸿沟,提高任务的执行和泛化成功率。

  一天之后,智元机器人X2亮相。这个身高一米三左右的机器人在视频中展示出了骑自行车、跳舞、语音沟通等运动、交互、作业能力。一周之后,智元又发布了新的数据采集范式ADC (Adversarial Data Collection, 对抗数据采集),该数据集加入了人工干扰等因素提升数据信息的密度。智元称,和传统范式相比,该操作方式下,机器人能够使用20%数据量达到原本2.7倍的效果。

智元发布的X2

  智元合伙人、研究院执行院长、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GO-1专注在通用基座能力上。“GO-1的架构里,整合了互联网图文数据、人类操作视频和真机数据,亮点在于‘小样本泛化’的能力。”姚卯青举例,如果想要训练机器人拿着海绵擦擦拭桌上的污渍,那搭载GO-1的机器人只需要150条数据。“这个量级的数据只需要一个采集员,采集一天就够了,成本较传统方案低了1-2个数量级。”

  更少的数量、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这让智元的通用大模型有了商业化的底气。从后续公布的对抗数据集来看,智元似乎是要让机器人的数据训练越来越便宜。

  和频频秀出舞蹈等动作能力的机器人企业不同,智元似乎在下一盘别的棋:构建从数据到模型的自循环生态系统。而智元下的这盘棋,落子时间比看上去更早。

  2023年9月,智元在上海张江建立了约2000平方米的数据采集工厂。在这个工厂中,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相当于是一条数据,而智元又能通过这些数据训练机器人的大模型。去年年底,机器人宣布开源 AgiBot World数据集,包括100万条真实数据。

  从数据和大模型生态进行曲线包围,智元的目标或许是圈起一个具身智能的智能生态。“我们会发现,全球市场来看,‘偏科’的机器人公司比较多,有一些特别擅长算法,有一些机器人本体公司在AI上的投入也是比较受限的,而智元具备了从硬件、数据、算法,到大模型的完整研发能力。”姚卯青说道。

  机器人“十万元俱乐部”竞争激烈

  “曲线包围”之下,智元依然很难绕过本体的局限性。

  通过工业化的数据采集配合大模型迭代,智元有机会形成从数据到训练,再到应用、反馈的闭环。但在硬件上,智元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一位购买了智元X1的用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全套的智元X1价格大约在10万元。智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X2的价格尚未确定。以X1的价格来看,智元已经身处机器人的“十万元俱乐部”,而同样在十万元俱乐部的人形机器人还有宇树、众擎机器人等。

  “X2目前看来,要直接进入工业场景还有一些困难。”一位北京机器人企业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整体的结构设计来看,X2的个头比较矮小,整体自由度有限,但硬件指标和参数都不是特别高。“能看出来他们还是花了一些心思在成本控制上的,主要销售对象还是实验室或者爱好者,能让更多人在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在本体上验证自己的想法。”

  “从宇树近期发布的视频里,宇树的关节控制算法和动力性能还是更加成熟。”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相比宇树,智元的硬件功底确实较弱,“但背靠产业资本大树,智元在汽车工业场景中应用,或许能更先一步”。

  在2023-2024年期间,智元完成了七轮融资,投资方阵容除了红杉、高瓴等明星资本之外,还包括比亚迪、上汽、北汽等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加持,借助车企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资源与场景,智元能否抢占工业场景的先机,将会是智元在和友商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眼下看来,借助硬件底座和生态开放的优势,宇树在国际市场中的商业化进程位于国内的第一梯队,但如果想要面向更高附加值的工业场景,宇树还需要更多时间。

  尽管智元和宇树都有相似价格的产品,但二者在供应链上的布局也不尽相同。尽管没有公布过具体的数据,但宇树相关负责人曾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宇树的四足机器人的全球市场占比达到60%-70%,出货量是全球头部。不过,宇树尚未公布双足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进度。

  姚卯青告诉记者,2025年1月,智元已经下线1000台机器人,“我们是第一个在行业内走完了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对于产业链而言,智元的量产也意味着订单可以从概念走向财报,有一定的业绩想象空间。

  当智元想要通过数据、大模型定义机器人智能上限的同时,也同样需要面临硬件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问题。

  “智元需要加速硬件迭代和场景落地,宇树则需要等待一个更成熟的智能开发生态。”萨摩耶云科技集团AI机器人行业研究员郑扬洋指出,机器人企业的竞争并不是要分出“你死我活”,而在于谁先跑通技术、产品、商业的完整闭环,谁就能成为整个行业的先行者。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两周三次新品发布,智元“反攻”胜算几何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