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人士谈“抽奖诱导销售白酒”:酒水价格虚标乱象长期存在
2025年03月16日 14:1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这都是套路。很多成本十块钱的酒,恨不得标价三五百元。然后用电话销售、抽奖等渠道销售,忽悠那些对白酒不了解的人群。”在看到央视“3·15”晚会曝光抽奖诱导销售白酒一事后,在郑州做了十余年白酒生意的马率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根据央视“3·15”晚会报道,通过中奖诱导消费者的白酒推广业务很稳定。一款“凌酒师·一品天下”牌的酱香白酒被曝光。两箱原价63元/箱的白酒被宣称价值4700多元,最后以398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多位白酒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自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白酒基本上脱离了以成本定价的逻辑,往往是按需定价,通过营销的方式进行销售。但是,在此过程中,白酒行业也出现了扫码价或建议零售价虚高的情况,品牌通过折扣、促销等形式,吸引消费者购买。

  千里智库创始人、白酒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表示,白酒具有很强的礼品属性。消费者在对具体品牌认知不足的时候,往往通过价格判定产品的优劣。很多白酒品牌就故意设定很高的扫码价或建议零售价,让其具有“面子属性”。之后以非常低的价格成交,给消费者营造出“占了便宜”的感觉。但最后,往往都是“买家没有卖家精”。

  白酒行业营销专家蔡学飞也提到,白酒本身存在多套分销体系,因此不同渠道之间因销售政策、促销阶段以及市场反馈等差异,天然存在着一定的价差。但是价格虚标属于主观恶意标注产品价格,其定价没有销售意义,完全是为了迎合销售者后期进行大量折扣而做的虚假行为。

  “扫码价以及建议零售价很高,实际成交价很低的价格虚标现象,一方面迎合了一部分人买酒消费者的面子消费,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占便宜的冲动消费习惯。这种行为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的正常销售秩序,也存在着许多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情况,危害了消费者权益。”蔡学飞说。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在很多电商直播间中,类似的套路较为常见。很多主播在带货白酒产品时,往往强调产品扫码价与直播间促销价的悬殊,刺激用户下单购买。

  记者注意到,上述市场乱象在白酒行业内长期存在。

  早在2021年11月,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广西酒类行业协会、福建省酒类流通协会、海南省葡萄酒行业协会、云南省葡萄酒与烈酒流通行业协会、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深圳市葡萄酒行业协会等八个省市级酒类协会联合发布《杜绝和抵制酒类商品虚高扫码价行为倡议书》,对虚高扫码价行为说“不”。

  上述倡议书提到,部分酒类商品扫码价与实际价格差距过大的问题,已经成为酒业中的一个顽疾。号召全体酒类行业从业者自觉抵制标注虚高扫码价行为,并积极向当地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提供线索协助打击制造、传播虚高扫码价行为。

  而在日前,兰州酒类同业协会也向外界发出如下倡议,号召酒类经营者不进行价格欺诈,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该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述内容就包括扫码价和建议零售价虚高的事情,希望整个行业能够规范市场。

  河南泽瑾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扫码价虚高的法律法规,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这种行为仍然有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宣传或欺诈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围绕虚标价格又衍生出多种营销套路,将白酒“工具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曾任杜康控股销售公司总经理的苗国军对记者表示,有些白酒产品价格虚标,背后还牵扯到诸多利益分配。“很多单位定制白酒以及团购白酒产品,将价格标高,能够更好做到利益分配。”

  同时,“抵账酒”“抵债酒”的现象在行业内同样长期存在。

  一位服务河南某房企的广告人士告诉记者,该房企长期拖欠公司账款300多万元,他们建议其中一半账款用酒水抵账。“该白酒品牌扫码价为1099元/瓶,房企以5折的价格转手。我们在线下商超根本没见过这款酒,后咨询专业人士了解到,其产品出厂价在三五十元,在市场上几乎没有流通价值。”

  此外,“买酒荐股”“买酒入股”等骗局,也屡屡遭遇曝光,而涉及到的白酒品牌,大多存在价格虚标的情况。

  深圳证监局在今年1月发布的风险警示就提到,不法分子以买酒送投资咨询服务、买酒送公司原始股等名义开展违法活动。这些酒价格虚高,且通常非市面常见流通产品。不法人员夸大承诺产品升值空间、收藏价值,有的甚至提供免费保管窖藏服务。不法分子以获得酒厂的原始股为诱导,并宣称公司正在运营并购重组、境外上市,或承诺丰厚收益,诱骗受害人买入大量酒产品。受害人转账后,或得到一纸所谓的股权赠送、股权转让协议,或收到不知名白酒。

  “客观地说,扫码价虚标属于企业个体行为,更多还是需要企业自律,在实践层面确实很难规范。但是,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不断增强,饮酒知识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也正在大量地减少,市场正在不断净化。”蔡学飞说。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行业人士谈“抽奖诱导销售白酒”:酒水价格虚标乱象长期存在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热点推荐
3月30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4 人评论 2025-03-30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