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速,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需求将不断增加,并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瑞松科技董事长孙志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继续围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产业创新生态建设进展显著
孙志强表示,一年来,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是相关技术持续创新、突破。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实现深度融合,赋予了机器人更强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性能;人工智能大模型、运动控制算法、灵巧手等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
同时,产业链协同与生态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机器人产业园、创新中心、开源社区等机器人产业集群逐步成形,促使零部件厂商、本体制造商、解决方案商和生产制造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形成了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
此外,一批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落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融合,机器人应用需求不断增加,覆盖范围扩展至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生产、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以及餐饮、酒店、医疗、养老等服务领域。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快速落地和拓展,有望释放出巨大能量。”孙志强表示,在人工智能加速赋能百行千业的进程中,要注重培养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的相关人才。“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利于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和创新活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孙志强表示,借助AI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工业物联网等技术,机器人将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未来能更好地完成复杂任务。随着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化,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适应更为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
“随着应用场景更为多元化,机器人与其他产业实现融合与创新的层次将进一步加深。机器人产业持续演进,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进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他说。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
孙志强介绍,瑞松科技正在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在不同制造场景中的应用落地,通过软、硬件智能数联一体化发展,助力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企业运作智能化、产品流通智能化、产业链接智能化发展。
“瑞松科技在早期就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视觉研发团队,推出AI智能检测系统和边缘AI视觉计算产品,业务从汽车领域逐步拓展到一般工业领域,在机器视觉高端装备上实现自主可控。”孙志强介绍,未来,瑞松科技将进一步拓展高端精密装备制造领域的业务。
此外,瑞松科技构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云数字化平台(RIDP),持续赋能制造业生态体系和提升智能云端工业能力。公司专注研发设计类与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服务国内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领域,助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